首次发现蛇琥珀是怎么回事?( 二 )


命名为“缅甸晓蛇”
根据其骨学特征,学者将这件标本命名为缅甸晓蛇(Xiaophis myanmarensis) 。属名Xiaophis中的“Xiao”源自中文“晓”,向发现该枚琥珀的石探记联合创始人、琥珀专家贾晓女士致敬 , ophis为希腊语中的蛇;种名“myanmarensis”表明化石发现于缅甸 。陈睿博士告诉采访人员:“晓,这个字有着多层含义,不仅是收藏家的名字,也有破晓之意,暗示了这条蛇的原始,此外,也与小字同音,暗示着极小的标本 。”

首次发现蛇琥珀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缅甸晓蛇和对应的CT重建 白明 摄
学者发现的另一件蛇类标本是琥珀中的蛇皮,这件标本代表了一只大型蛇类的蜕皮 , 鳞片呈菱形或圆菱形,鳞片间的表皮上有深线 。一些区域能看到颜色的变化 , 但很可能不是原来的色彩,此外还能观察到圆形或环状的花纹 。这张蛇皮的主人体长可能可达60至70厘米,是当时缅甸琥珀森林的大型掠食者 。
“缅甸晓蛇可以说是现在蛇类的祖先之一,”论文作者之一,美国中西大学兰德尔·尼达姆教授(Randall L. Nydam)说道,“缅甸晓蛇的颅后骨骼显示与其他白垩纪冈瓦纳蛇类极高的相似性,如阿根廷发现的、距今9000万年的狡蛇(Najash)和恐蛇(Dinilysia) 。将缅甸晓蛇加入到早期蛇的系统发生分析中后发现,缅甸晓蛇位于冈瓦纳基干类群中 , 如狡蛇(Najash)、恐蛇(Dinilysia)和古裂口蛇(Sanajeh)及现代蛇(冠群)之间 。”
科学家们表示,总的来说 , 缅甸晓蛇等蛇类琥珀的发现,是人类首次在琥珀中找到蛇类 , 也是首次在化石记录中发现新生蛇,其个体发生学特征在蛇类化石中可以说是史无前例,这些琥珀为自然界最成功和最具代表性的动物群之一提供了绝佳的演化线索 。
【首次发现蛇琥珀是怎么回事?】据悉,该课题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等项目的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