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抖音有刷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视频,那就是在这个一些地区好像有一种习俗叫什么僵狮子 , 那么这个僵狮子是什么呢?和常规的狮子又有什么区别呢?话说这个僵狮子非常的神秘,如果要用科学解释的话 , 又该怎么解释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
1、僵狮子是什么
“僵狮子”是一种流行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和孝感市孝南区两地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活动 。意为被僵住的舞狮子 。为新黄陂十景之一 , 也称为将狮子 。是一种舞狮活动 , 尤其以武汉市黄陂区的“僵狮子”最为有名 。舞狮在民间一直有祛病、消灾 , 祈求平安、祥瑞的讲究 。
![僵狮子是什么](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1/15504U433-0.jpg)
文章插图
2、黄陂祁家湾僵狮子来历
僵狮子起源于唐朝玄武门事变之后 。活动贯穿正月初六至正月十六 。黄陂人讲究“年小月半大”、“月半大似年”,可以不回家过年,但必须回家过节,过年过节就是为了看灯 。于是生活在全世界各地的黄陂人在元宵节这几天都会纷纷赶回来,街上都是堵得水泄不通 。元宵节玩龙灯舞狮子是黄陂一大民俗 。全区270个行政村976个自然湾,共有龙灯525条、狮子970个、彩船45只 。
![僵狮子是什么](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1/15504R118-1.jpg)
文章插图
3、僵狮子详细介绍
“僵狮子”是黄陂话,意为被僵住的舞狮子 。又称将狮子 , 因其舞狮过程中“马脚下马将军”而得名 。正确的叫法是将军和狮子,也有叫将军狮子,后因流传而简称 。是湘西苗家舞狮,舞龙,过年习俗,长江流域马灯 , 北狮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而来,流行于武汉市黄陂区和孝感孝南区两地一带元宵节的一种民俗活动 。
![僵狮子是什么](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1/15504W164-2.jpg)
文章插图
诗赞曰:东风夜放花千簌,吹落星雨香百路 。金镀眼睛铜贴齿,奋疾狂狮摆双耳 。
武汉市黄陂区玩灯历史悠久,民俗表演传统活动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 历经千余年不衰 。元宵节玩龙灯舞狮子是黄陂一大民俗 。全区270个行政村976个自然湾,共有龙灯525条、狮子970个、彩船45只 。每年过年,黄陂出动200多名民警,深入各村湾执勤,为龙灯“护驾” 。主要时间为:每年农历正与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四天 。主要位于黄陂区王家河街道、罗汉寺街道,李家集街道、祁家湾街道、蔡家榨街道、六指街道等地 。
荆楚文化发源于武汉地域,在安徽,湖北,湖南长江流域获得大发展 。荆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傩(nuo二声)文化”,或许叫“锣文化”更合适 , 代表之一
马灯,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十分流行黄陂区向来是一个做生意文明古区,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 , 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 , 生意繁荣自然也带动了文化的交流 。
![僵狮子是什么](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1/15504VQ4-3.jpg)
文章插图
从湘西苗族迁徙到湖北恩施的老苗子,和清代迁徙的一批组成了恩施利川土家族聚集地,还有部分散居在湖北各地,安徽与湖北交界,文化关系更是密切,武汉是北狮文化一个聚集地,三种文化的交融才造就黄陂,孝感特有的舞狮文化 。
一般在正月初八或者上庙前的一天晚上,下马角,让舞狮者有延续 , 挑选人没有什么要求 , 但是有的人上去趴香案,一次就请神成功,有的就是每年都是趴就是请不到 。上庙的凌晨开始即可去村子的大香案上香,然后在起灯之前,这个不允许漏掉,如果家里没人在可以找亲戚代替,到了起灯时间,马角,将军 , 打起锣鼓,放起鞭炮 , 请神,舞起狮子,开始像庙前进 。。接下的挨家挨户吃香案,游街,秀蜡,上土地庙,根据村子特点各有不同,规矩都不一样,很多村子还有踩高跷 , 龙灯,唱戏等活动,一般玩灯进行3-5天,人多村子有的7天 , 有的10天,觉得还是“将狮子”最有味 。最后就是送灯,烧掉狮头,一般纸糊狮头才烧掉,寓意重新再来 , 木质的狮头,一般只烧掉祈福布披和一些小装饰品 。
- 10月5日是什么星座女 阴历10月5日是什么星座女
-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什么
- 梵蒂冈的前身是什么国家?
- 元宵节的别称是什么 上元节还是下元节
- 男怕孤女怕寡,狼怕托狗怕摸是什么意思
- 标的是什么意思 执行标的是什么意思
-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时候
- 大块朵颐中朵颐指的是什么
- 元宵节的别称是什么节
- ctrl是什么意思 ctrl是什么意思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