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为什么要流放他的父亲 在权力面前没有亲情

说到武田信玄其实大家如果仔细的了解了解这些人的话 , 会发现他们其实在权力面前依旧是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的 , 看到了机会其实就会一直的往上面爬了,就好比武田信玄竟然把自己的父亲给流放了 , 那么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其实都是权力的锅呀,具体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武田信玄为什么要流放他的父亲 在权力面前没有亲情

文章插图
武田信玄的父亲武田信虎,自少年时代(十四岁)继任家督起,即以出众的勇武和统率力平定了家族内乱 , 统一了甲斐国全境,人称“甲斐之虎” 。可是令人诧异的是,当他又一次打了胜仗,想去骏河看望外孙今川氏真并到海边休息,率军进入骏河 。嫡子武田晴信(时年二十岁 , 后改名武田信玄)在家臣的支持下 , 趁机将信虎追放到骏河今川义元处 , 妻子近侍无一人追随 , 从此再未踏入甲斐一步 。这就是著名的“信虎追放事件” 。
关于这次政变的原因 , 最流行的说法是信虎不满嫡长子晴信 , 想另立次子武田信繁为继承人 。结果信繁把老爹卖了 , 于是晴信先下手为强,发动了不流血政变 。但这很难解释为什么所有家人和家臣团都站到了儿子一边 , 毕竟江山是老爹打下的 , 说起来应该有极高的威望才对 。
武田信玄为什么要流放他的父亲 在权力面前没有亲情

文章插图
【武田信玄为什么要流放他的父亲 在权力面前没有亲情】而且这种说法从史实来看也找不到任何作佐证 。长子元服(即成年礼)时,信虎专门找了幕府,受将军足利义晴的偏讳赐予,正式取名晴信,叙任从五位下信浓守兼大膳大夫 。此后又安排晴信娶了公家三条公赖之女 。而且信虎在被流放前最后一次征战 , 也是让长子随行,怎么看都是不断培养、帮其树立继承人身份的正常举动,信繁反倒是什么好处都没有 , 一点也看不出废长立幼的迹象 。
其实原因在于内政的失败 。信虎一味穷兵黩武 , 硬和北条、今川这样的一方之雄长年对抗,以贫弱国力来支撑消耗惊人的对外战争,而且是同时对抗两大势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势必增大家臣们的军役负担,使家臣们不堪重负;为了弥补长期战争带来的经济困难,信虎又屡屡征收栋别钱,这样的横征暴敛,最终都将负担转嫁到了民众身上 。因此甲州国内陷入了自下而上的穷困境地 。
甲斐国是山国 , 北有秩父山地 , 南有富士山系 , 东有关东山地,西有赤石山脉和白根山,百分之八十都是山林 , 农业生产很不发达 , 武田信虎不修内政,才是被流放的根源 。
而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又进一步的使情况恶化,信虎在位三十六年,其中有灾害的年份就占了一半 。甲斐四面环山,农业本来就不发达,又多水患,在史料中大雨成灾的记载不绝如缕 , 因此吃饭问题一直是困扰当政者的严重问题 。而对应外部威胁所发动的大量战争又造成沉重的军役负担,沉重的军役负担又反过来加重了饥荒的程度 , 因此其领国经营失败是勿庸置疑的 。在这种情况下,家臣团与信虎离心离德,自发的形成了以晴信为代表的新体制 。正是因为不得人心,所以武田信虎被流放后,“地下、侍、出家、男女共喜 , 心中满足无限”、“人民悉快乐无已 。”可以说不仅仅是晴信要放父夺权 , 而是人心所向 。
武田信玄为什么要流放他的父亲 在权力面前没有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