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战争刚爆发的1914年也就罢了,但是很难想象在经历过人类史上最残酷的战役之一——索姆河战役后,这两个主角居然还如此天真 。
一战不是正邪大战,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虽然死亡人数相近,但一战的残酷程度远远胜过二战 。前线是不折不扣的绞肉机,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里 , 参战双方在六十公里长的战线上丢下了一百五十万具尸体 。
人们称其为“索姆河地狱” 。
文章插图
几乎所有经历过索姆河战役的士兵都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
然而门德斯却非常巧妙地将1917处理成了一部主旋律影片 , 他已经试图通过批判战争的残酷来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反战者 , 但是所有反战电影必然存在的要素就是自我批判 。在这一点上,1917却是非常平淡地一语带过 。
“只有一种方法结束这场战争——最后一个人站着” 。
这是一没有任何意义的哀叹,甚至让人觉得说出这句话的上校是个明白事理的好人 。但这并不是战争的真相,也没有展现战争的可怕 。
为数不多直接描述“地狱”的片段里 , 两个通讯兵穿过弹坑遍布的阵地 , 他们看到了许多尸体,胆小的布雷克被吓了一跳 。斯科菲尔德从瀑布落下之后,越过十几具尸体爬上岸 。
花瓣飘落在漂浮尸体的河流上实在是惊艳的设计,但放在这里又颇令人费解:这强烈的批判,其对象到底是怪罪你的敌人 , 还是参战的双方?
文章插图
纵然尸山血海,观众最直观的感觉却不是对战争的厌恶,而是对于那些破坏美好田园的德国佬的愤恨 。
这是主旋律战争片和反战战争片的根本区别 。前者让人痛恨侵略者 , 后者让人痛恨战争 。
我个人并不反感主旋律电影,事实上,很多主旋律电影拍得热血沸腾,香的很 。可是将一场双方愚蠢而造成的悲剧处理成单方面的过失,就颇有些甩锅的意味了 。
网上对于1917的咱们声大抵和《鸟人》、《俄罗斯方舟》相同,都是对其一镜到底的表现手法赞美有加 。
一镜到底的电影就吹爆 , 爆什么呢?吹就完了 。
可是在1917中的长久头又显现出了一些奇怪的弊端 。
文章插图
写实又过分写意,唯美的镜头和残酷的战争本应产生的强烈撞击却因为一镜到底所扭曲的空间而被扭曲 。电影本身就在玩弄时间和空间,剪辑更是重要的电影手段之一 。但是为了达到“一镜”这一形式,不得不舍弃几乎所有的剪辑手段 , 与之相对的 , 精湛的调度和镜头的连续性被发挥到了极致 。
似乎从阿方索开始,好莱坞就开了个奇怪的头,许多导演开始迷信一镜到底,当电影的内核无法企及那些经典 , 当导演无力通过影片阐述自己的思想,那么能够体现自己价值的手段就只剩下演技和调度了 。
相比在其他各类奖项上的优异表现,奥斯卡给《1917》的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音响效果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讽刺 。
【电影《1917》观后感】不过说了这么多,并能不能否认这仍旧是一部相当优秀的电影 。
- 吴太伯为何是世家第一篇?
- 曹操《谣俗词》赏析
- 文内有剧透!开心麻花张晨:《独行月球》特效已赶上好莱坞中上水平
- 《清明》古诗赏析
- 孙权劝学的道理和启示是什么?
- 《渔家傲·秋思》创作背景介绍 范仲淹为天下而忧
- 孙悟空给我们带来哪些启迪
- 刘邦的《大风歌》有水平吗?
- 蜀汉名将傅肜怎么死的
- 儒家思想对古代统治者产生了哪些影响 浅谈《论语》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