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心美诗七首:花前自笑童心在,童心来复梦中身

童心美诗七首 , 看看古代成年人 , 如何看待童心 , 保持童心
六一儿童节到了 , 虽然是儿童的节日 , 但是很多人 , 都自然会把这天当作缅怀童年 , 拾起童趣 , 保养童心的日子 。
这个节日虽然起源于二战 , 但是为什么会在中国人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是因为儿童两字 , 在中国别有一种纯净成长的美好 。 古代虽然没有儿童节 , 但是社会和历史几乎是自发的将每个重大的节日 , 都分羹给儿童 , 让他们在童年享受更多的乐趣 , 因为儿童可以照见成年的过去 , 又是生命的延续 。 每个重大的节日 , 都有着连绵的生命的传递感 。 所以才有春节 , 鼓励儿童燃放的鞭炮 , 有春天摇曳的风筝 , 有夏天带着孩子下河摸鱼 , 有秋天陪孩子放河灯数星星 。
童心是什么 , 童心是儿童的心灵 , 发自天然 , 纯粹 , 有最初欢喜 , 分明的爱恨 , 有热情 , 善良 , 天然的恻隐 。 那是未被社会规则磨砺最美的璞玉 , 是一潭清澈的湖水 , 纤尘不染 。
而童心这个词 , 如果你在童年 , 并不会完全分明 , 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 所以谈童心的 , 往往不是孩子 , 而是成年人 。
所以这篇文章里的童心诗 , 都是成年人对童心的感知 , 热爱 , 缅怀 , 保养 。
童心可以永存吗?童年过去 , 童心还在吗?
童心|童心美诗七首:花前自笑童心在,童心来复梦中身
本文图片

答案是 , 至少很多成年人认为 , 童心是可以保存的 , 但是要学会保养 。 否则你可以那份童心早就被污染掉了 , 找不回从前的那种纯净 。
那么童心到底是什么 , 明朝的李贽有一篇《童心说》 , 可以值得借鉴 。 他说童心就是真心 , 是最初的一念本心 , 但是随着长大 , 会有见闻进入内心 , 会有无数道理和规则进入内心 , 而人们往往从众 , 依从外面社会的道理规则 , 而失去了最朴实的感知和判断力 。 就成了一个假人 。
这可是在礼教规则盛行的明朝社会 , 又是经济繁荣的晚明 , 人们要么拘束在各种规则里 , 要么追求富贵 , 而李贽《童心说》实际上 , 是对社会人心精神的一种正确回归 。
也就是保存童心 , 不要被各种规则束缚 , 也不要被金钱物欲所左右 。 实际上在现实社会中 , 成年人保持童心和清醒是非常难的 , 因为有生存 , 竞争的压力 。
但是为什么古人强调保持童心呢?因为人之所以为人 , 应该遵循最自然朴素的一种本心 , 而避免被社会污染进而反污染社会 , 人 , 自然 , 社会 , 才会良性循环 。
童心|童心美诗七首:花前自笑童心在,童心来复梦中身
本文图片

”谁人得似牧童心 , 牛上横眠秋听深 。
时复往来吹一曲 , 何愁南北不知音 。 “唐 · 卢肇《牧童 》
这是唐朝人写的一首感慨诗 , 非常有哲理 。
人们劳碌红尘 , 为生存为名利奔波 , 甚至有目标有动力 , 达则心满 , 不足则怨 。 劳累奔波 , 终生营营 。
但是他在秋天的烟雨中 , 看到了牧童自在骑在牛上 , 累了就睡在牛背上 , 醒了 , 睁开眼睛 , 用心听着四山风雨 , 飒飒秋声 , 兴致来了 , 横着牧笛吹上一曲 , 那声音明丽轻灵 , 有着自然共振的美好 , 他无意去主动获得听众 , 但是他的音乐就那么自然地打动了南来北往的行人 。
那笛子声里 , 自然传达了他最纯净且敏感的心情 。 他无求 , 以自己的方式生存 , 却圈了无数的粉 , 获得了知音 。
那么这首诗的重点在哪里 , 就是心 , 和知音的关系 。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 在温饱之后 , 是灵魂的知解 , 是人心的共鸣 。 但是很多人在人生路上 , 在温饱之后 , 如同惯性 , 摒弃了最真挚的表达 , 而是被各样物质目标 , 名利深度锁住 。 丧失了人生最重要的意义和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