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人都听说过 , 伯夷叔齐不食周栗这段历史故事,讲的是在商朝末期,孤竹君有两位王子,他们两人相互谦让王位 , 最后两人都离开了孤竹国,来到了周国,正好碰上武王伐纣,他们二人劝说无果,后来周朝取代商朝 , 二人因此拒绝吃周朝的粮食 , 宁肯采薇而食也绝不吃周朝的任何食物,最终在首阳山饿死的故事 。很多人感慨伯夷叔齐并不以商朝之恶而痛恨它,认为他们非常忠诚,但也有人认为他们这样做其实就是愚忠愚昧,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他们的作为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文章插图
1、伯夷与叔齐的故事这个典故,来自《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 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遂饿死于首阳山 。
话说伯夷、叔齐二人,是殷商时期孤竹国国君的二个儿子,相互谦让,都不肯继位 。时武王伐纣之后,伯夷、叔齐觉得周武王以臣子之身 , 讨伐殷商,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 。他们曾经拦车质问武王,表达了强烈的抗议 。武王得胜后 , 伯夷、叔齐耻于吃周王朝的粮食,遂逃入首阳山中,最后饿死 。
伯夷、叔齐的举动,体现了封建士大夫最为推崇的忠君思想 , 也表现了他们的宁死不屈的顽强精神 。难怪,孔子也说他们 , 求仁得仁啦 。
伯夷与叔齐,不畏强暴,誓死捍卫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所以 , 在中国历史上 , 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 , 无不以他们为榜样和楷模 。
文章插图
2、伯夷叔齐究竟是忠诚还是愚昧后世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赞不绝口,褒扬有加 。孔子称其为““古之贤人也”,赞其“不食周粟”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孟子则称伯夷叔齐为“圣之清者” , 等等;吟咏伯夷叔齐事迹的诗词更是多如牛毛 。
简单来看 ,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无非就是宣扬儒家的“忠”,不事二主 。这个且不论了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忠”是落后的价值观,有悖于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但“不食周粟”这四个字里还隐藏着一个更落后的价值观,暗植于“忠”内,无声无息地潜入人们的意识中而被接受,而人们对此却毫无觉察 。这就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不食周粟”表明伯夷叔齐承认与认同周取得天下后,天下所有食物都归周朝所有,归周天子所有 。商统治时,所有食物都是“商粟”,换成周统治时,所有食物就是“周粟” , 这就是“不食周粟”中隐藏的政治价值 。当然,地也是周地,屋也是周屋 。既然如此,天下所有的东西都归周朝,伯夷叔齐就只好逃隐于荒山野岭,采食野生植物,自绝而死 。但实际上,按其逻辑,首阳山也是周山,薇也是周薇呀,他们应该立马自杀才对,或者逃到化外之地 。
也就是说,“不食周粟”没有任何私有财产的概念 。老百姓劳动所得土地、房屋和食物,一切财物都不归其所有,而归统治者所有 。商朝统治时归商,周朝统治时归周 。老百姓手中财产的主人随朝代改移而改移,老百姓并不是真正或终极的所有者 。
细想一下这个故事,其实很荒唐 。农民种出粮食,商人贩运到市?。?店家做成馒头;然后伯夷叔齐说:这馒头是周粟,我们耻于吃,宁肯饿死 。这不是忠贞,这是愚昧与愚蠢 。
- 王莽40多万大军,为何败给不足万人的刘秀?
- 朱元璋差点把日本灭了,最后为何放弃了?
- 为何赵云不能劝阻刘备伐吴?
- 空城计有什么寓意 为何一定是诸葛亮完成此事
- 唐朝盛行佛教,为何很多公主喜欢当道士?
- 为何只有齐国灭宋国遭到五国伐齐,其他国家就没事?
- 曹洪是曹操救命恩人,为何曹丕却看不惯曹洪
- 李廷机5年写了123封辞呈,为何得不到万历帝的回应
- 曹操号称唯才是举,为何手下很多都是亲戚?
- 孙权为何要和曹操死磕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