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事有阴就有阳,同为高人,都能神机妙算,都有着治国济世的才华 。但是,有的人见时机不对,出来也只不过分是无用之举,白白忙活,所以决心归隐山林 。而有的人却明知道时机不成熟,却执意坚持其不可为而为之,又会遇到了明主诚意相求,便出山相助 。水镜先生属于隐士这一类,宁可举荐别人,自己也不蹚浑水,诸葛亮则属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这一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各有志,不必勉强,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不加置评 。
![刘备恳请水镜先生出山相助,为什么不出山?](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1PU41000-0.jpg)
文章插图
水镜自己不出山,却极力举荐卧龙、凤雏、徐庶等人,是不是己所欲而施于人?不是 。他既然神机妙算,自然算得出这几位朋友的未来,谁和刘备有缘,理应下山相助,而且需要他的举荐 。所以才把握机会,向刘备介绍,至于双方是否有意,他也在仔细斟酌,遇到合适的时机说出来 。
![刘备恳请水镜先生出山相助,为什么不出山?](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1PU44535-1.jpg)
文章插图
刘备实事求是,心想水镜高才,就在眼前,何必舍近求远?于是拜请他出山相助 。水镜谦称自己是山野闲散之人,不堪大用,并且告诉刘备,自有更加高明的人士前来相助 。他一方面拒绝,一方面给予希望,使刘备求贤的心更为迫切 。
![刘备恳请水镜先生出山相助,为什么不出山?](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2/1PU45235-2.jpg)
文章插图
【刘备恳请水镜先生出山相助,为什么不出山?】人生在世,各有各的志向,各有各的立场 , 选择也会千差万别,既然没有对错,就应该各尽所能、各守其分才好 。
- 刘备急着自封汉中王,此举或是重大战略失误
- 刘备究竟是不是伪善 他的真实为人如何
- 刘备为什么说诸葛亮才华远胜曹丕
- 夷陵之战东吴和蜀国各有多少兵力 刘备真有七十万大军吗
- 为什么在官渡之战的几年里,刘备毫无作为?
- 三国陈登才华被小看 若他加入刘备恐成就一番霸业
- 汉中之战曹操痛失夏侯渊,刘备一方又折损了哪些名将?
- 曹操为何没有霸占刘备的甘夫人?
- 为什么刘备手下出现的叛徒最多?他不是最得人心吗?
- 张松为刘备立下大功,为何还是得不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