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的三分天下和鲁肃的三分天下,有哪些不同?( 二 )


鲁肃的第二个目的就是求发展,占领益州 。但其实第二个目的最难实现,因为攻占益州需要借道荆州 , 其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假设占领了益州 , 那鲁肃的大迂回战略就完成了,实现了对荆州的包围,就可以实现他的第三个目的----占领荆州 。
荆州在三国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对于东吴来说占领荆州有两个重要意义 。第一 , 只有控制荆州,东吴才有正真意义上的地理优势,荆州一失东吴的水军就失去了优势,而且敌人如果有水军顺江而下,那建康危已;第二,荆州是进攻曹魏的桥头堡,曹魏定都许昌,靠近荆州太近,从襄樊进攻许昌对许昌的危险太大了 , 所有才有了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要迁都的打算,如果孙权占领了荆州全境,就可以占据对曹魏的主动,为将来争夺天下创造优势 。
所以鲁肃的三分天下是一个过度战略,其最终的目的是二分天下,干掉刘表、刘璋后与曹魏争夺天下 。

隆中对的三分天下和鲁肃的三分天下,有哪些不同?

文章插图
而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标准的三分天下,除曹操的势大不可针锋外,对孙权也是只可为外援,不可夺取 。而在《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中,占据益州和荆州后 , 就延续高祖出汉中的策略 , 大军出汉中进行的是北伐,沿着当年高祖的路线与曹魏争锋 。
诸葛亮的战略核心是模仿刘邦楚汉之争的战略 。其最大的问题是,当年刘邦出汉中时 , 北方各诸侯分立,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 , 而三国时期统一北方的曹魏拥有的力量太过于强大,益州一州的力量根本不是对手 。所以诸葛亮的策略中加入了荆州分兵的策略 , 以期能给曹魏首都巨大压力,只可惜荆州一失之后,北伐中原只能作为缓解政治冲突的附庸了 。
鲁肃的战略核心是二分天下,北伐中原 。这个战略是具有超前意识,因为在以前的历史中,没有南方打北方的北伐之战 , 并且鲁肃很具有战略的注意到荆州的重要性 , 后面的历史可以发展,没有荆州、江淮一线的北伐基本都是失败的北伐,而北伐的突破口基本都在荆州区域 。可惜的是刘备集团的横空出世,以及鲁肃战略的第二部攻占益州的确困难,想要最终实现的二分天下目标成为了泡影 。
鲁肃与诸葛亮的计谋之所以都是三分天下 , 而不是二分天下 , 是由两人根据天下的形势,再结合自已的谋略作出的规划,不是想几分就几分的,是有依据的 。从大局上来说 , 鲁肃和诸葛亮的三分天下,都是过度阶段,是为了抵抗曹操的无奈之举,但是其最终目的都是一统天下,说明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 这就形成了今天的大中华 。
隆中对的三分天下和鲁肃的三分天下,有哪些不同?

文章插图
虽然鲁肃和诸葛亮都主张“先三分,再一统”,但是二者是有区别的,鲁肃的三分则是:孙权、曹操、刘表;而诸葛亮的三分是:孙权、曹操、刘备 。其实就地域而言,鲁肃和诸葛亮的想法完全一致,都是把天下分为江东、中原和荆州 , 只是诸葛亮把荆州主由刘表换成了刘备 。这个也很符合各自的历史条件,很好理解,因为鲁肃提出“三分”思想的时候,刘表坐拥荆州之地,而刘备还是个无名小辈 。而诸葛亮是为刘备出谋划策,自然要把刘备考虑进去了 。单从只一点看,后面的史实证明,诸葛亮更有远见 。
除了三分的主体不同 , 鲁肃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最大的不同则显现出了鲁肃的更胜一筹 。我们知道,诸葛亮的终极目标是“霸业可成 , 汉室可兴”,但鲁肃很早就看出了“汉室不可复兴” 。诸葛亮是打着“复兴汉室”的口号辅佐刘备的,这个口号一方面为刘备集团赢得了人心和所谓的“合法性”,但是也是这个口号成了蜀汉乃至诸葛亮本人最沉重的政治包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