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小国在霸主之间的存活之道是怎样的?


从春秋过渡到战国时期 , 强国基本奠定了自己的地位,要知道春秋共有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 , 但真正做到称霸的只有个位数 。相比如何称霸,可能对于更多小国来说,怎样才能从霸主手中存活下来尤为重要,他们的生存之道才是头等大事 。毕竟跟比自己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硬碰硬往往都是没好下场的,智取也都是少数 。所以春秋的霸主之道和各小国的关系变得非常奇妙,这其中也蕴藏了不少道理 。

春秋时期,小国在霸主之间的存活之道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地缘即人缘 , 同理国家由人组成,亦是理性和感性并存的,甚至像人一样拥有永无止境的欲望,大国、霸主的欲望更甚 。然而 , 无论是人还是国家,光追求欲望满足是不行的 。
春秋时期的霸主亦是如此 。他们作为诸侯体系的主导者,天然会赢得绝大数诸侯国的尊重和敬畏,也会成为财富分配的最大受益者 。
但“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 不可长保 。”再强大的国家也有力量的极限 。春秋霸主不仅需要知道国力承受的极限在哪,更要知道可以让渡的利益空间在哪 。
所以“所图者大,必有所忍”,最可持续的外交是与他国分享利益;所以“敬人者,人恒敬之”,最能赢得尊严的方式是尊重他国的尊严 。
春秋时期,小国在霸主之间的存活之道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再弱小的国家都有尊严与灵魂
春秋时期 , 诸侯国有大小、强弱的区别,所以“绝对平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空想 。然而,再弱小的国家都有它的尊严和灵魂,就如宋国明知道得罪楚国会面临亡国的灾难,仍然坚持维护国家尊严——他们不肯放过没有向自己申请、就经过宋国的楚国大臣 。
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鄙我 , 亡也 。”
华元于是杀掉了前来借道的楚国大臣申舟 。可见“情感”有时候是可以影响到局势的 。如果说楚国对宋国的不假道是有意的挑衅,那么“蔡昭侯事件”,就是楚国一向对蔡国轻视而引起严重的后果 。
【春秋时期,小国在霸主之间的存活之道是怎样的?】这件事表面上看是楚国大臣子常贪得无厌,向蔡侯、唐公索要贿赂不得,强行扣押蔡侯、唐公 。但是国君是国家的代表,对国君的无礼,实际上暴露出楚国对小国的傲慢 , 他们公然轻视和羞辱蔡国和唐国,践踏它们的主权和尊严 。
春秋时期,小国在霸主之间的存活之道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这种行为彻底激怒了蔡国,使其失去了理智——在面对“楚强蔡弱”、“蔡又近楚”等种种不利处境下 , 蔡国依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楚国的敌对阵营之中 。虽然蔡国想要借晋国之力伐楚遭拒,但他们最终还是找到了另一个楚国的死敌——吴国作为伐楚的联合对象 。
果不其然,第二年“蔡侯、吴子、唐侯伐楚 。”蔡国及其地理位置对楚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原本的盟友倒向吴国,对于楚国来讲,是非常不利与被动的,楚国也顺理成章地遭受了春秋以来最大的失败——国都被吴国攻克 。
然而,小国挑战大国始终是不理智的 。在吴国由极盛转衰之后,失去吴国庇护的蔡国很快便遭到楚国的严厉报复 , 蔡国只能遭受更大的屈辱,把男女分列捆绑作为礼物出降 。
很小的外交事件,却给楚、蔡两国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可谓是两败俱伤 。如果两国有预知能力 , 想必楚国会对蔡国多一份尊重和善意,蔡国也会更加理智地看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