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功成名就后为什么要出逃赵国?

乐毅虽然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但他曾以统帅身份带领五国联军,达成拿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的壮举,还是让他成为了一代名将 。不过乐毅功成名就之后,晚年却出逃赵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可能不少小伙伴都会觉得乐毅是受到燕惠王的猜忌,所以才逃走,不过当时乐毅的处境其实更加复杂一些 。燕国的贵族势力也对乐毅意见很大,反而是燕惠王最后后悔了,可能他对乐毅并没有那么大的成见 。

乐毅功成名就后为什么要出逃赵国?

文章插图
一、燕惠王与乐毅的“仇”燕惠王,之所以在乐毅于齐国取得一系列辉煌战果、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听信齐国人散布的谣言,让骑劫到齐国取代乐毅统帅军队,是因为他们二人之间有些过节 。至于后人所说的仇,他们之间应该算不上 。
他们的过节在哪,现在已经无从知悉,因为史书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确切记载 。但是 , 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得知,无非是燕惠王对受父王重视的权臣嫉妒、或受到燕昭王排挤的燕国大臣们对乐毅的忌恨 。
乐毅在燕国虽然前后不到二十年,但是深得燕昭王信赖和倚重 , 也为兴国安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于燕昭王重用一个外国人,触犯了国内老贵族阶层的切身利益,他们对燕昭王的不满只好发泄到乐毅身上 。作为太子的燕惠王,自幼在燕国成长,与贵族势力关系盘根错节,成为他们的代表人物 。
于是,乐毅与太子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就不可避免了 。可是,从私人关系上来说,他们之间也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这一点 , 与当年秦惠王和商鞅的关系有些类似 。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 , 触犯了秦国老贵族势力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仇恨 。所以 , 秦孝公一崩殂 , 老贵族们就对商鞅群起而攻之,秦惠王为了安抚贵族们,也只好杀了商鞅 。
商鞅之死,只是做了政治斗争牺牲品 。乐毅被燕惠王驱逐,也是如此 。当然了,如果乐毅真的回到燕国,难保不会像商鞅那样被杀害 。所以,乐毅逃到赵国避难 , 不能说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
乐毅功成名就后为什么要出逃赵国?

文章插图
二、悔恨的补救乐毅逃到赵国后,骑劫指挥的燕军被齐国军民击败,使燕惠王后悔了,又想起了乐毅的好 。若是乐毅在齐国,怎么也不会如此惨败啊!
燕惠王想让乐毅回去,可是,乐毅深知回到燕国的险恶处境——那一帮子老贵族磨刀霍霍的,自然不会羊入虎口 。这样一来,燕惠王觉得愧对燕昭王,也愧对乐毅,同时对乐毅还有些不满,就给乐毅写下了一封信,一是道歉,二是指责 。
乐毅回了一封流传千古的书信《报燕王书》,其中的名言“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燕王你对我的指责是不成立的,我也不会接受 。我侍奉燕国有个好的开始,也有些作为,为燕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虽说不能完全做到善始善终,大功也未能彻底建成,但已足以酬报先王的知遇之恩了,因为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最后,大功没有彻底建成的原因,又不在我 。
乐毅的回信,切中要害,他没有刻意为自己开脱,只是摆事实讲道理,折服了燕惠王 。悔恨之余的燕惠王,为了补救自己的过失 , 没有再对乐毅怎么样,相反的是,他将乐毅留在燕国的家人好好照顾,让乐毅的儿子乐间继承了昌国君爵位,予以重用 。同时,燕国向乐毅打开了大门:随时欢迎你回家看看 。
【乐毅功成名就后为什么要出逃赵国?】乐毅也很感动燕惠王的行为,尽管这感动来得太晚了 。此后,乐毅往来于燕国、赵国,为促进两国友好睦邻关系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这一点,乐毅受到了当时和后世的赞扬和感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