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之战过后 , 晋、楚两强之间就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争霸决战了 。后续晋悼公时期,是依靠荀罃的“三分四军”策略拖垮楚国而夺得霸主之位,两国间并没有发生正面大决战 。
从这三次决战的规模来看 , 城濮之战最大,鄢陵之战其次,邲之战规模最小 。为何两强争霸127年 , 决战规模却并非如人们想象般越打越大?
城濮之战时,晋、楚硬实力差距可谓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但晋文公的软实力资源,楚成王却远不能比拟 。在“尊王攘夷”大旗下 , 楚国的中原盟友迅速被晋人瓦解:曹、卫短期内被晋人攻破,鲁国临战退缩 , 郑国虽然助战楚军却三心二意 , …… 。东周其他强国如齐、秦等等,被先轸用小伎俩就轻松纳入同盟阵营 。双方实力此长彼消,让晋国在开战前拥有了局部兵力优势,最终成功地称霸东周 。
晋国能长期执掌霸主之位,并非硬实力超群,而是软实力远胜楚国 。
正因如此,晋襄公后中原诸侯疏远晋国,导致邲之战中晋军被迫独力迎战楚军,导致晋国第一次失去霸主之位 。这是两强硬实力差距的真实体现——没有盟友支持,晋国在软实力上的优势丧失殆尽,晋军根本无法独自与楚国相抗衡 。直到鄢陵之战前 , 晋国通过吞并赤狄潞氏国,鞍之战打击齐国,战略性地扶持吴国与楚为敌等等一系列举措,软、硬实力都得到大大增强,才重新在争霸战争中占据了主动 。
这正是晋、楚间决战规模并非越打越大的根本原因所在:争霸胜负的关键,并非取决于硬实力,而在于双方的软实力——谁能赢得更多诸侯国支持,谁就能称霸东周 。
——完——
作者|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深圳
- 晋朝为什么不写入历史?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 为什么说春秋五霸有四个都出自晋国?
- 三家分晋时智氏最强大,为什么反而被灭了?
- 晋献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 张仪以横破纵大败楚国,他是如何将楚怀王玩弄于股掌之间的?
- 春秋一霸的楚国是现在的哪个省?
- 两次战役使得魏国跌下神坛
- 吴倩|二公淘汰4人变3人,徐怀钰又卡位晋级,吴倩镜头锐减疑得罪节目组
- 吕省推行改革使晋国国力大增
- 三家分晋后晋国还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