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兴之战孙吴以弱胜强,诸葛恪一战成名( 三 )


而对于魏军来说 , 首先丁奉这支先头部队人数不足,和围城的魏军相比不在一个量级上,所以说魏军轻视没有相应准备 , 当吴军脱下盔甲 , 赤裸上身的时候,魏军大笑而不备战,个人观点,除了情敌之外,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那就是诱敌 。

三国东兴之战孙吴以弱胜强,诸葛恪一战成名

文章插图
只是曹魏一方关于此战的记载太过简略,不知道当时魏军将领的想法,但是不排除,魏军在沿岸不设防,就是引诱吴军上岸,毕竟水战是魏军的弱项,不设防,给吴军机会,上了岸,再意图围歼,当然这只是个人猜测的一种可能,只是当时魏军将领指挥能力太差,加上山地作战,魏军虽多但是调动起来极其不便,也容易出现,前方部队挡住了后方部队前进支援道路的情况,而丁奉率部又极其奋勇,丁奉在击溃魏军前部后,魏军自然就发生了混乱 。
再者根据诸葛恪的战术安排,在丁奉之后 , 还有吴军的波浪式进攻,“会据等至 , 魏军遂溃”,“恪自继之” , 由此可见,在丁奉之后 , 吴军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攻势 , 连丁奉都没有围歼的魏军自然是扛不住吴军接二连三的进攻的 。
最主要的是,魏军大部分兵力被丁奉所吸引,那么驻守浮桥的部队必然减少,而这也给了朱异机会 。
《三国志.朱桓传》是岁魏遣胡遵、诸葛诞等出东兴 , 异督水军攻浮梁,坏之,魏军大破 。
前面正与吴军激战的魏军得知后方浮桥被毁 , 那是什么感觉,自己已经落入到吴军的包围圈当中了,加上魏军已经发生混乱 , 那么逃是所有魏军将士的唯一想法,“魏军惊扰散走 , 争渡浮桥,桥坏绝,自投於水,更相蹈藉 。乐安太守桓嘉等同时并没,死者数万 。”
这景象其实就是魏军败兵争相逃难 , 但是不知道浮桥已经被完全摧毁,先行抵达浮桥想要渡河的魏军活生生被后面溃败的魏军挤下去的,魏军已经完全失去指挥,这个时候别说是吴军精锐部队,哪怕是一支临时组建的吴军都可以让数倍于己的魏军感到恐惧 , 任何一个将领,都无法再次组织其有效的抵抗,按照当时的情况,魏军想要存活,只能期盼军中出现一个将领,能够稳定自己的部属,在险要之地死扛住吴军的攻势,给混乱的魏军以喘息之机,那样的话魏军尚可一战,不然的话是没有机会的 。
《汉晋春秋》毌丘俭、王昶闻东军败,各烧屯走 。
【三国东兴之战孙吴以弱胜强,诸葛恪一战成名】此战吴军大获全胜 , 诸葛恪以此军功彻底掌握了话语权,成为了当时东吴第一权臣,而司马师虽然被打了脸 , 但是也不至于撼动司马家的地位,这场由诸葛恪挑起的战事,虽然是诸葛恪达到了目的,但是也为后来诸葛恪的败亡埋下了伏笔,还是那句话 , 东吴最擅长打防守反击 , 至于主动进攻,怎么打都疲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