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设计擒鳌拜,为什么最后却对他宽大处理?


康熙智取鳌拜的故事,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 。康熙继位时只有8岁 , 鳌拜则是四大托孤大臣之一,一度权倾朝野,甚至是架空皇权 。康熙为了夺回权利只能找大臣商议,如何能缉拿鳌拜 。后来康熙通过智?。芯尴账忱孟瞒“荩⑶倚槛“?0条罪状将他革职入狱 。其实对于康熙来说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快杀掉鳌拜,不过康熙却念在鳌拜立有战功,决定对他宽大处理免了死罪,但他的同谋就没这么好的下场了 。

康熙设计擒鳌拜,为什么最后却对他宽大处理?

文章插图
1
康熙八年(1669)五月,名义上亲政的康熙,下旨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特诏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核心区和卫戍权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五月乙未,以黄机为吏部尚书,郝惟讷为户部尚书,龚鼎孳为礼部尚书,起王弘祚为兵部尚书 。”这都是帝系 。同时 , 皇帝安排兵部左侍郎黄锡衮,兼理兵部事务,从中协调 。
一场擒鳌的政治战争正式开场了——
擒贼先擒王 。
康熙派亲信太监召鳌拜入宫觐见 。当然,康熙会叮嘱太监如何敬畏 , 如何回答鳌拜对皇帝现情况的查询 。皇上爱上了摔跤不得了,看中了啥新玩意,不能出现半点破绽 。这是关键性的前戏 。
鳌拜自恃“满清第一巴图鲁”,照常入宫 , 看小皇帝给他什么好处 。康熙六年七月,他将四辅臣之一的苏克萨哈灭门,皇帝很识趣 , 特地给他和战友遏必隆晋封一等公 。
打铁还需自身硬 。
康熙召集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说:“你们都是朕的好伙伴,是怕朕,还是怕鳌拜?”
大家磕头山呼:“奴才们只怕皇上!誓死效忠皇上!誓死保卫皇上!”
康熙于是一边允诺封赏如何 , 一边布置逮捕鳌拜事宜 。
狭路相逢勇者胜!
鳌拜一跨殿门,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 。康熙在一旁看戏,一边心惊胆战,毕竟这是生平第一回·勇敢的冒险 。
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 , 虽有挣扎,也许有打斗,但还是难敌群殴,束手就擒 。
《清史稿·圣祖本纪》是这样记载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康熙八年五月“戊申,诏逮辅臣鳌拜交廷鞫 。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 , 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 。是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 。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 。
【康熙设计擒鳌拜,为什么最后却对他宽大处理?】擒鳌成功!
康熙设计擒鳌拜,为什么最后却对他宽大处理?

文章插图
2
少年康熙快速反应,清洗与鳌拜来往密切的官员 。对于这些人追随鳌拜 , 被裁定为鳌拜结党擅政 。只有一网打?。侥芪榷ǔ?。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 。诏曰:‘鳌拜愚悖无知 , 诚合夷族 。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 。’其弟穆里玛、塞本得,从子讷莫,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噶褚哈、济世,侍郎泰璧图,学士吴格塞皆诛死 。馀坐谴黜 。其弟巴哈宿卫淳谨,卓布泰有军功,免从坐 。嗣敬谨亲王兰布降镇国公 。褫遏必隆太师、一等公 。”
这段文字,传递出五个重要信息 。
一、从抓住鳌拜到判决鳌拜一党,前后只花了十二天时间 。
二、按律,鳌拜该被诛灭九族,但只杀了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子(《清史稿》记载是三个侄子:塞本特、讷莫、玛尔赛) 。对于他,以战功免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