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息一词的由来是什么?和西周时期的息国有关

“出息”一词的含义是上进、本事、能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出息,不过“出息”这个词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实际上这跟西周时期的姬姓诸侯国息国有关 。息国存在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国都是在今天的河南省息县城西南青龙寺 。息国曾率军讨伐强大的郑国,最后大败而归,被评价是自不量力 。不过息国既然敢挑战郑国说明自身实力应该也不会很差 , 最后息国在春秋初期被楚国所灭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出息”的来历 , 一起来了解下吧 。

出息一词的由来是什么?和西周时期的息国有关

文章插图
我们最为熟悉的息国历史来自春秋时代的息夫人 , 据说楚文王灭息就是为了她 。息夫人原叫息妫,陈国人,嫁给息侯,归宁路过蔡国,因蔡侯的夫人是息夫人的姐姐,故在蔡国暂留 。姐夫蔡侯见息夫人貌美,举止轻浮 。息侯得知后大怒,但考虑到蔡国实力比自己强 , 不敢发兵,只好跑到楚国,唆使楚文王假装攻打息国,然后他请求蔡国前来支援,这样楚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将蔡国灭掉 。楚文王爽快的答应了,于是发兵攻打息国 , 息侯派人前往蔡国求救 , 作为裙带国,蔡侯当然得来支援,于是楚国掉头攻打蔡国,俘虏了蔡侯 。蔡侯为报复息侯,在楚王跟前极力赞美息夫人倾国倾城的美貌 , 楚文王为之心动 , 一不做二不休,灭了蔡国后,顺便也吞并了息国,强行将息夫人占为己有 。
出息一词的由来是什么?和西周时期的息国有关

文章插图
对于息国历史,我们只停留在春秋时代,《左传·隐公十一年》中载有“息侯伐郑”的故事 , 这是东周最早对息国的记载 。而西周甚至商代息国或息族的来龙去脉一直是个空白,直到上世纪七十年末河南罗山县莽张镇境内发掘了25座商周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礼器和玉器,其中带“息”字铭文有29件,如乙息觚、息伯卣、息戈、息爵等等 , 并在一座墓葬中出土了象征国力的重器“息鼎”,从而断定这里为息国墓地,曾属于商代息国的势力范围 。甲骨卜辞中有“……息……伯……”的记载,可知息国为伯爵,周代姬姓息国就是在商代息国的基础上重建的 。商代息国的确切位置应该就在今河南罗山县、息县一带 , 也有说法认为商代息国在罗山境内,西周重封时东迁至息县境内,称为“新息” 。虽然经过考古掌握了古息国一定的信息量,但还有许多地方成谜,比如商代息国的姓氏、何时立国、首封君等等 。
出息一词的由来是什么?和西周时期的息国有关

文章插图
“息”的甲骨文有“鼻子”形 , “鼻子”就是“自”,“自”的象形是“鼻子”,鼻子是人脸上最显眼的部位,人家随手一指就会指到你的鼻子,一旦碰壁首先受伤的肯定也是鼻子 , 所以被人拒绝了往往会说“碰了一鼻子灰”;人家指着你骂你会说“指着我的鼻子骂” 。鼻子因为高高耸起,处于人体的最前端,所以有开始的意思,比如自从 。“鼻子”下面有类似呼出汽水的指示符,表示“正在呼吸” 。《说文解字》说:“息,喘也 。”段玉裁注:“喘,疾息也 。人之气急曰喘 , 舒曰息 。”引申为休息之称 。天地万物有了合理的作息,就会按自然生长,所以“息”字又引申为生长之息 。国家需要休养生息,人类需要生生不息,故“息”字有一层子孙繁衍生生不息的意思,比如子息 , 即子嗣;利息,即本金中产生的利益,等等 。
出息一词的由来是什么?和西周时期的息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