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昭投簪什么意思?

胡昭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 诸葛亮和他的字一样 , 都叫孔明 。胡昭是颍川人,但在乱世之中胡昭一直想过着归隐的生活 , 曾推辞了袁绍的任命 。后来曹操曾多次征召胡昭,胡昭无奈只能入朝说明情况 。胡昭强调自己只是一介书生,没有为国出谋划策的能力,希望曹操能让他归隐 。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胡昭投簪”,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吧 。

胡昭投簪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胡昭投簪什么意思?】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管宁传》附《胡昭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之间,主人公名叫胡昭 。原文如下:
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辞袁绍之命,遁还乡里 。太祖为司空丞相 , 频加礼辟 。昭往应命 , 既至 , 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归诚求去 。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 。”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 。闾里敬而爱之 。
胡昭投簪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胡昭开始在冀州一带隐居 , 同时婉拒了袁绍的征召和任命,藏匿在乡间 。曹操就任司空、丞相之后,一再备齐礼物前来邀请胡昭为官 。无奈之下,胡昭只好前去面见曹操 。
胡昭对曹操表示,自己只不过是一介荒野之人,对军国大事没有任何的见识和兴趣 , 请求曹操放自己回去 。曹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出仕或在野,各奔前程,都是在努力成就自己的志向 。为了道义,我不会再勉强你了 。”之后,胡昭转而来到陆浑山中隐居,亲自动手耕种,游乐圣道,以晋书典籍自娱,深受周围一带百姓的爱戴 。
胡昭投簪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本文要介绍的便是根据这个记载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叫做“胡昭投簪” , 意为谢绝为官并退隐,后世多以此称赞隐士 。这句成语首见于唐代李瀚《蒙求》中的“逢萌挂冠,胡昭投簪” 。“投簪”即为辞官归隐之意 。
胡昭不仅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位隐士,同时还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之意 , 其隶书的成就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等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家齐名 , 还与钟繇一起被称为“钟胡”,可见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
胡昭投簪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胡昭与庞德公、司马徽等人一样,淡泊名利 , 终生不愿为官,只求自由自在 。故此,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无法说服胡昭 。这大概就应了孔子的那句话:“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或许在胡昭的心中,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明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