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刘备击败曹操成功占领汉中 。此役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成为了战事的重要转折点,不过黄忠和夏侯渊在对阵前期,夏侯渊手中是握有优势的 。当时夏侯渊擒住了黄忠的部将陈式,但黄忠并没有因此退让,反而击败了夏侯渊 。不过演义当中的汉中之战和正史当中有一些出入,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步步为营”就和此次战役有关,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
文章插图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发生在汉中之战期间,故事的主人公为黄忠和法正 。原文如下:
(黄)忠慌与法正商议 , 正曰:“渊为人轻躁 , 恃勇少谋 。可激劝士卒 , 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忠用其谋,将应有之物,尽赏三军 , 欢声满谷,愿效死战 。黄忠即日拔寨而进,步步为营;每营住数日,又进 。渊闻之,欲出战 。张郃曰:“此乃反客为主之计,不可出战,战则有失 。”渊不从,令夏侯尚引数千兵出战 , 直到黄忠寨前 。忠上马提刀出迎,与夏侯尚交马,只一合,生擒夏侯尚归寨 。余皆败走,回报夏侯渊 。
文章插图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与曹操在汉中一带展开争夺 。期间夏侯渊与黄忠在定军山交锋 。夏侯渊坚守不出,黄忠贸然出兵挑战 , 结果部将陈式为夏侯渊所擒 。此时,谋士法正献出良策,黄忠以此法战胜夏侯渊 , 并生擒了曹军大将夏侯尚 。法正的献出的计策就叫做“步步为营” 。
步步为营的意思是指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 。形容进军谨慎 。也比喻行动,办事谨慎 。这句后来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最早的出处就是《三国演义》 。
文章插图
【步步为营典故出处介绍】发生在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的汉中之战,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 战况也非常激烈 。刘备亲自率部征讨汉中,曹军汉中主帅夏侯渊一面坚守,一面向曹操求援 。不过,等曹操赶到汉中不久,法正和黄权二人便发现了夏侯渊的致命缺陷,在定军山一役中杀死夏侯渊,取得了汉中一役最为重要的胜利 。
不过 , 与小说情节所不同的是,在真实的汉中之战期间,夏侯尚还在并州与曹操之子曹彰一起对付北部边境的乌桓叛乱 。因此 , 他也就不可能分身出现在汉中战场,更不可能会被黄忠生擒活捉 。小说中的这一情节很明显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
文章插图
那么,为何作者要将夏侯尚变成黄忠的俘虏呢?这可能与历史上夏侯尚在曹魏帝国的地位有关 。按照《三国志?夏侯尚传》的记载,夏侯尚不仅是曹操时期的主要将领,也是曹丕时代的重臣,不仅在荆州战场击败过诸葛瑾大军,还在东三郡一带重创刘备的义子刘封,可谓是与蜀汉集团苦大仇深的一位 。作者作如此改变,很明显是“帝蜀寇魏”这一主题思想的需要 。正如曹军中另外一位重要将领徐晃一样,作者也特意改变了他的结局,让原本寿终正寝的他死在东三郡战场 。
- 称心满意典故出处介绍
- 成语草木皆兵的典故及其出处是怎样的?
- 如虎生翼典故出处介绍
- 出榜安民典故出处介绍
- 踌躇不决典故出处介绍
- 捶胸顿足典故出处介绍
- 大仁大义典故出处介绍
- 不共戴天典故出处介绍
- 等闲视之典故出处介绍
- 以私废公典故出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