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对唐诗有什么影响?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是怎样的

说到科举制度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核制度,在当地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不仅是古代,在现代依然有类似于科举制度的选拔人才的手段,那就是高考,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网友在问小编科举制度对唐诗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促进了唐诗的发展又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科举制度对唐诗有什么影响?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背上几句唐朝的诗歌,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等一大批伟大的诗人 。而唐朝能够成为古诗的盛世 , 科举制产生了非常的影响 。
隋文帝虽然建立了雏形,但科举制的体系确立与完善都是唐朝完成的,可以说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唐代而非隋朝 。根据史书记载,包括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在内,唐初科举的科目约有五十多种 。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大概到了唐高宗时期,唐朝科举的主要科目基本上就是进士和明经,其他科目逐渐都被废除了 。其中进士的考试内容主要是时务策和诗赋文章,而明经的考试内容则主要是时务策和经义 。
科举制度对唐诗有什么影响?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因为诗赋文章的考试难度要大于经义的考试难度,当时就有“三十老明经 , 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所以进士科逐渐发展成为唐朝科举制中最重要的科目 。唐高宗之后的很多宰相都是进士科出身,比如张柬之、宋璟等等 。
正是因为进士科的考试难度大 , 考中之后的前途待遇要比其他科目好很多,所以唐朝的读书人自然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也要考上进士 。由于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是诗赋,所以唐朝人读书时自然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写诗上 。
科举制度对唐诗有什么影响?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由于读书人都花力气学习写诗,在庞大的人数基础上,大诗人出现的数量自然也就多了,因此唐朝才变成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 。而以后朝代的科举不再以诗歌为考试内容 , 这些朝代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唐朝的高度了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阅读: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 , 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 , 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 , 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 , 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
【科举制度对唐诗有什么影响?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是怎样的】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 , 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