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和孔子有何分歧?

宰予是春秋鲁国人,也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有着“小孔子”之称 。宰予从小能言善辩,经常会被孔子派遣出使他国 。不过宰予和孔子之间的理念也有着一定的分歧,他是少有会对孔子提出异议的人 。很多著名成语的典故就出自宰予,例如礼坏乐崩、既往不咎等 。相信不少朋友都会对宰予感到好奇,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宰予的故事 , 还有他最后的结局 , 一起来了解下吧 。

宰予和孔子有何分歧?

文章插图
因为最近有一件老师上课辱骂学生 , 被学生录音曝光的新闻,两千多年前,宰予被孔子多次辱骂的事情 , 也被翻了出来 。很多人说 , 不怪现在的老师辱骂学生,辱骂学生在中国是有传统的 。老师的老祖宗孔子,就多次辱骂学生 。而且很多辱骂,显得无理而又气急败坏 。孔子实在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
那么,孔子究竟为什么要辱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宰予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宰予其实一次都不该骂 。
第一次是关于“孝”的讨论 。宰予说,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如果在这三年时间里 , 不讲礼仪,礼仪就忘了;不听音乐,音乐就荒废了 。宰予在质疑“守孝三年”这种腐朽周礼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观念 。他说:“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宰予的意思很明确,谷物的种植收成也就是一年,既然谷物一年一轮回,人生也应该这样 。所以 , 他认为,按照“天人合一”的道理,最好的守孝时间也就是一年 。
宰予和孔子有何分歧?

文章插图
【宰予和孔子有何分歧?】但是,孔子明显不屑于和宰予讨论,他很不耐烦地问宰予 , 你只守孝一年,你心安吗?宰予也干脆地回答,心安 。孔子讽刺他,你心安你就那样做吧 。宰予出去后 , 孔子把宰予大骂了一顿,骂他对父母不孝 。
在这里,宰予是和孔子讨论守孝的时间 , 可是孔子直接进行人身攻击 , 把话题引到宰予身上 , 认为是宰予不孝道,完全背离了学术讨论 。
第二次是关于“仁”的讨论 。宰予给孔子提出了一个充满“悖论”的问题 。他说,如果有一个“仁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有一个“仁人”,他应该跟着去吗?当然了 , 宰予这里讨论的,并不是说一个人掉进井里了,另一个人该不该去救 。而是因为孔子曾说过,对于“仁” , 应该趋之若笃 。既然如此,如果那个“仁”在井里 , 也该趋之若笃吗?趋之若笃 , 不就是也会跟着掉到井里去吗?
孔子当然明白宰予的话是一个圈套 , 宰予是设置一个“陷阱” , 让他往里跳 。于是直接骂道,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 , 意思是宰予在“演”他 。
第三次是关于“社”的讨论 。鲁哀公问孔子 , 夏商周三代,分别用什么木头当“社” , 也就是土地神的神主 。宰予我,夏朝用松树 , 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 。用栗子树的目的,是让人战栗 。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回答很奇怪,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 既往不咎 。”
宰予和孔子有何分歧?

文章插图
孔子这里说“既往不咎”,其意思肯定是认为宰予并不是胡说八道,这事是真的 。但是他想不出什么来回答,于是就说,以前的事,陈谷子烂芝麻的,还说他干什么!显然,孔子这是实在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用老师的“大喉咙”,强迫宰予不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