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齐国为何能胜魏国?


马陵之战是发生在战国中期一场比较重要的战役 , 当时魏公决定称王,于是邀请各诸侯国前来赴会,但韩国和齐国没有出席 。此后魏惠王便下令攻打韩国,齐国见状便出兵援韩 。当时齐国的将领有主将田盼、军师孙膑,魏国则派出太子申前来抵挡,结果魏军全军覆没,导致国力遭受重创,从此失去霸主地位 。不过当时魏国兵力不输齐国,为什么最后下场却是被齐军全歼呢?

马陵之战齐国为何能胜魏国?

文章插图
公元前341年 , 魏国派大将庞涓攻打韩国 , 韩国弱小 , 顶不住魏国的进攻 , 只好求救于齐国 。齐国在权衡利弊后 , 派田忌和孙膑领兵救韩 。庞涓得到齐国救援的消息后,迅速从韩国退兵,回援到魏国东侧,以阻击从东面而来的齐军 。
庞涓是战国初期的魏国名将,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把他的膝盖骨刮去,并把他软禁起来 。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才逃出魏国,投奔齐国,成为了齐国的军师 。
齐军得知魏军的动向后,孙膑建议田忌说:”魏军十分强悍,素来看不起齐军,轻慢齐军胆小,我们何不利用这一点,进行诱敌深入,再寻找战机围歼他们 。“
马陵之战齐国为何能胜魏国?

文章插图
田忌认为孙膑说的有道理,听从了孙膑的计策,在退兵过程中屡次示弱,引诱魏军进入狭窄的马陵道,在马陵道设伏兵将魏军全歼,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如下: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 , 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 , 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
当时齐国派出救韩的总兵力也就十万人左右,请问十万人的兵力 , 需要建十万个灶吗?难道每个灶只能供应一个人的伙食?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所以,用减灶的方法来迷惑敌人,希望使敌人觉得自己的士兵逃跑了很多,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计策 。
马陵之战齐国为何能胜魏国?

文章插图
【马陵之战齐国为何能胜魏国?】齐军之所以减灶,目的在于使魏军认为自己的士兵在大规模逃跑,但这显然不符合逃跑士兵的心理 。如果齐军是在进军的过程中 , 士兵们考虑到马上就要和魏军交战了 , 慑于魏武卒的赫赫威名,有一部分逃跑 , 也说的过去 。假如是在齐国境内,这么多人当逃兵,似乎也勉强说的过去 。但这时的退兵是在魏国境内 , 当逃兵也是逃在人家地盘,无依无靠,无亲无故,能逃到哪里去 。所以,此时跟着大部队撤退比私自逃跑要安全的多,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多人逃跑的现象呢?如此不合理,庞涓能不怀疑?
战国时期各国军纪已经非常地严明,士兵逃跑的后果非常严重 。再说了 ,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自己的家还在齐国,家人也还在齐国,不为自己着想,总要为家人着想吧 。所以,若说有少数人开小差逃跑,或许有可能,毕竟林子大了 , 什么鸟都有,但高达70%的士兵逃跑,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这么反常的事情 , 怎能不引起庞涓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