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算是《三国演义》下半部分的第一男主角 , 基本上三国的进程都是以诸葛亮为中心在讲述 。其中诸葛亮决定北伐,也是演义里最精彩的一段故事 。不过演义中的北伐之旅和正史上真正发生的北伐并不是一样的 , 演义中有很多虚构的成分,但有不少人却当正史来看 。相信大家也希望了解北伐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所以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 看看演义中的北伐到底有哪些是杜撰出来的 。
文章插图
提到诸葛亮,大家一定会想到多智近妖这个词 , 虽然其中有演义神化的成分,但是诸葛亮的才能却也是实打实的强,在演义中,诸葛亮最辉煌的时刻莫过于借东风火烧赤壁大破曹军 , 但是在正史中,诸葛亮在前期更偏向于政治人才,直到刘备死后开府治事 , 坚持北伐,才正式走上人生巅峰,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 正史上,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攻打曹魏政权的 。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老先生讲述诸葛亮出祁山北伐的次数一共有六次,第一次,建兴五年北伐,震动陇右,降服了姜维等一批魏将,但是由于马谡的死脑筋和纸上谈兵 , 蜀军被张郃所率领的魏军击败于街亭,诸葛亮含恨退兵 , 途中还上演了一出“空城计” 。第二次,建兴六年,诸葛亮上《出师表》 , 姜维击败曹真,司马懿玩上了“乌龟战术” , 诸葛亮粮尽退兵 。
第三次,建兴七年 , 诸葛亮得到线报,魏国守陈仓的郝昭病的很严重,于是趁此机会出兵攻克了陈仓,之后又攻克散关,也击退了前来攻击的司马懿 , 本来很顺利 , 可是张苞却突然马失前蹄坠崖身亡,诸葛亮闻讯悲伤过度病倒,只能退兵养病 。第四次,建兴八年,司马懿率大军进攻,但是天气不好进展极慢,天晴之后司马懿即被诸葛亮打败,不过被诸葛亮因运粮不利责罚的都尉苟安却在刘禅面前说了诸葛亮坏话导致诸葛亮不得不退兵 。
文章插图
第五次,建兴九年,总结起来这是一场抢粮战,双方围绕着上邽展开决战 , 但在蜀中 , 李严方面传来消息,东吴可能会出兵蜀汉 , 诸葛亮只好退兵,退兵途中还杀死了追来的张郃 。第六次,建兴十三年,诸葛亮在上方谷围困了司马懿,并用火计将其逼上绝路,但是天降大雨扑灭大火,诸葛亮终究抵不过天命,病卒,蜀汉退兵 。
那么正史上,这些战役又是何样貌呢?我们来看看《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 。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该传是这样记载的,“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 戎陈整齐 , 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 , 关中响震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 , 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 。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 。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大体上和演义差不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演义中主将是司马懿,而正史中主将是曹真,同样 , 这是第一次诸葛亮出兵经过祁山 。
文章插图
在正史上,第二次北伐对应的是演义中的第三次,“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 , 破之,斩双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明显的不同,小说中,罗贯中先生想要表现的是诸葛亮和后半生宿敌司马懿的对垒,而正史上,诸葛亮明显是败了,打一个小小的陈仓城打到粮尽退兵,最后撤退时杀了个冒进的王双也至多算是找回点面子 。
- 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为何李严只能当下手?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喊庞德公救我?
- 夷陵之战刘备不愿带诸葛亮?
- 古人如何评价诸葛亮和司马懿?孙权一语道破真相
- 刘备曾拒绝诸葛亮攻占荆州的计划,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诸葛亮为人要比司马懿更为谨慎,根本不敢犯下一丝错误
- 刘备临终为什么要任命两位托孤大臣?诸葛亮一个不够吗?
- 诸葛亮明知马谡没有经验,为什么不派姜维守街亭?
- 诸葛亮的最后一年为何要杀掉朝中重臣?
-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如何?为什么能入选武庙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