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卓占据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东汉政权就此名存实亡 。其实董卓和曹操都做过相同的事情,但董卓却没能达到曹操这样的成就 。董卓生于凉州,和羌人交好 , 但他也讨伐过羌人 。此后受袁绍所召,进京讨伐十常侍,这才让董卓有了把持朝政的机会 。但董卓的行为却惹来天下诸侯共怒,这次又是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讨伐董卓,最后董卓被孙坚击败,死在了吕布刀下 。董卓为人还是和曹操有着本质区别的 。
文章插图
《三国演义》里,“董卓乱政”可以说是群雄割据的开端 。而在演义里,董卓被刻画成贪财好色,残酷暴戾的形象,十足的大反派,可以说是“万恶之源” 。那么 , 真实的董卓是这样吗?在本篇文章里 , 将结合史料记载,来为大家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董卓 。
陇上豪侠
时间回到东汉末年,桓帝时期,在陇西这片土地上,一个比较富有的小地主家庭,诞生了一个名叫董卓的小孩,他从小就显示出同龄人与众不同 。要知道陇西这片地方 , 是一个胡汉杂居的地方,在这里除了汉人,也有大量的羌人,而羌人是令东汉最为头疼的东西,从东汉立国以来,羌人叛乱就没有停歇过,时间长达百余年之久 , 因此被称为“百年羌乱” 。自然而然,这片地区羌汉矛盾十分严重,汉人既恐惧,又仇恨羌人,然而董卓作为陇西地区土生土长的汉人,从小却没有别人那样对羌人的畏惧 , 反而和羌人来往,甚至到羌人生活的地方去游历,结交了一帮羌人的酋帅,不得不让人感叹他的人际交往能力 。《后汉书.董卓传》载:“董卓字仲颍,陇西临洮人也 。性粗猛有谋 。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 。”
董卓得到这一帮酋帅的友谊后,就回家去耕田了,东汉时期没有科举 , 想做官,只有靠上级领导赏识,董卓虽然勇猛,奈何还没遇到伯乐,于是只有回家种田 。那些酋帅就去探望他,董卓二话不说,把自己家里的耕牛杀了招待诸位酋帅大哥,要知道 , 在生产力低下的东汉时期,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法律更是严厉禁止私杀耕牛,但是董卓偏偏就这么做了 。而他的做法也让酋帅们觉得,这个人豪爽仗义,值得结交,于是把自己家牧养的牲畜赶来,送给了董卓一千多头牲畜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 , 董卓懂得适时放弃微小的利益来换取更大的利益,并不只是那一千多头牲畜,而是和酋帅们更加深厚的友谊,足以看出董卓人际交往的智慧,而结交羌人,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果不其然 , 经过这件事以后,董卓就以“健侠”闻名于陇西,他的表现被地方官看中,招募他做了州兵马掾,守备边塞 。
文章插图
军中骁将
董卓终于得到了能够尽情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他勇猛的表现被羌胡深深的惧怕 , 别人马背上只有一副弓箭,而董卓马背上有两副弓箭,在马上他能够同时左右开弓,如此的与众不同的他,得到领导赏识,被推举为羽林郎,跟随中郎将张奂打击叛乱的羌人,因此作战有功,被封为郎中 , 赐给了他九千匹缣 。一般人可能就拿着这些财富想着买田做土豪了,而董卓此时又表现出了他与众不同的一面,他把这九千匹缣全部分给了手下的士兵,自己一点都不要 。当一个人有着更远大的目标和理想的时候,他必然不会只在乎眼前,懂得分享利益给其他人的人,他也会被其他人推向成功 。《后汉书.董卓传》载:“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 , 拜郎中,赐缣九千匹 。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 。”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 。”
- 为何有人说大明亡国,是因为张居正而不是崇祯,那张居正做了什么亡了大明?
- 曹操为何容不下周不疑?
- 曹操为何不重用张松?
- 武则天敢杀徐敬业,却为何不敢杀程咬金?
- 魏国名将张郃为何如此忌惮马超与赵云?
- 为何人们对袁涣评价很高?曹操也曾被他的为人所感动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延续数十年?
- 刘备后期为何会选择弃用马超?
- 袁涣为何被刘备奉为上宾?曹操也为其流泪
- 宫女为何要杀朱厚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