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韩国都城叫什么?位于什么地方?

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虽然实力是七雄中最弱的,但也曾有过一段光辉时期 。韩国最出名的兵器就是弩,只有韩国的弩射程可以达到800米,所以也就有了“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这样的说法 。三家分晋以后,韩国立都于阳翟 , 在今天的河南禹州市 , 等韩国吞并郑国后曾有过一次迁都 。其实韩国国力也没大家想象中那么不济,不然也不可能站上七雄之列,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韩国的都城,一起来看看吧 。

战国时期韩国都城叫什么?位于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三家分晋 , 是春秋战国史上的重大事件,赵、魏、韩三国取代晋国 。韩国刚建立时,国都在平阳 。平阳,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 。
平阳本属赵氏,公元前514年,韩国的先祖看中平阳,用马首(山西寿阳)与赵氏做交易,换来平阳 。公元前497年,韩氏正式迁居于平阳 。
韩氏为何会选择平阳?首先,三家分晋前后,韩氏的封地在晋东南一带 。这里的地形很特殊,以临汾为界,东边是太岳山 , 西边是吕梁山 , 汾河由北至南,穿临汾南下,最终汇入黄河 。汾河谷地是韩国控制区域内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韩国钱粮所出,多源于此 。定都平阳,对韩国的发展非常有利 。另外,当时晋国还在,晋国国都在新绛(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平阳就在新绛以北不远,方便韩国参与晋国复杂的权力斗争 。
不过,三家魏、赵、韩在分晋之后,都发现了一个问题:三国的都城都远离中原地区 , 而三国都有进取中原的野心 。你看赵国的国都迁徙路线:晋阳(山西榆次)、中牟(河南鹤壁境内,不是郑州所辖之中牟)、邯郸,一路向东 。魏国迁都也是一路向东,安邑(山西夏县)、大梁(河南开封) 。韩国也不会例外 。
在分掉晋国的三国中 , 魏、赵实力强大,赵国占据现在的河北省、山西省北部,魏国占据河南东部、山西中部 。势力弱小的韩国,要与魏、赵争地盘显然不现实 。韩国能做的就是向今河南省中部进军,寻找机会灭掉郑国 。
战国时期韩国都城叫什么?位于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郑国在春秋初期是小霸,实力很强 。春秋末期 , 郑国实力明显下滑,但依然不是韩国几口就能吃掉的 。所以,韩康子制定了灭郑的长远计划,
要灭郑,第一步就要向东迁都,在这个背景下,韩国把新都定在宜阳,就是现在河南省宜阳县以西的韩城镇 。宜阳正好处在平阳与郑国国都新郑的中间,说明韩国的迁都战略非常清楚,就是冲着郑国去的 。
公元前423年,韩武子大举攻郑,杀掉了郑幽公姬已 。只是当时郑国实力还比较强,韩国一时半会吞不下去 。这有点像明末 , 后金皇太极已取得对明朝作战的主动权,但就整体实力来说,明朝依然强大 。后金的策略只能是步步蚕食 。
韩国吞并郑国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就像蚂蚁啃骨头,没有一股子韧劲是做不到的 。随着韩国对郑国的不断胜利 , 宜阳也不合适再做韩国的国都了,需要再向东寻找新都城 。
阳翟(“翟”念“宅”或“狄”)位于郑国国都西南不远,颍水中流 , 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平顶山市代管的禹州市 。韩国定都阳翟,意味着韩国对郑国已取得战略上的巨大优势 。
战国时期韩国都城叫什么?位于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有学者认为,韩国的新都宜阳、阳翟,更像是前敌作战总指挥部,军事上的属性更强一些 。在韩人看来,他们只应该有两个国都:宗庙所在的平阳 , 地尽中原之利的新郑 。宜阳、阳翟都是过渡性质的国都,这一点,从定都时间长短上可以看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