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那么多武将,为什么只敬重夏侯惇?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手底下可以说是强将如云,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曹魏的人才一直都是三国当中最多的一个,而且能力都非常厉害 。不过,在曹操手下的武将那么多,而且很多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将,然而对于曹操来说,最值得敬重的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夏侯惇 。为什么曹操对夏侯惇的态度会与别人完全不一样?夏侯惇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曹操手下那么多武将,为什么只敬重夏侯惇?

文章插图
三国时期 , 曹操手下有夏侯渊、张辽、张郃、曹仁、徐晃等能征善战的将领 , 可谓猛将如云 。不过,这些将领再如何能征善战,在曹操眼中 , 他们都只是臣下而已,唯有夏侯惇一人 , 曹操对其十分敬重,不敢把他视为臣下 。
一、曹操对夏侯惇敬重有加
曹操被封为魏王以后,他的部下将领们全都接受了魏的官号,只有夏侯惇仍然保留汉朝的官号 。为了表达自己忠于曹操、忠于魏,夏侯惇特地上书曹操 , 请求担任魏官 。曹操却言辞恳切地对夏侯惇说:“吾闻太上师臣 , 其次友臣 。夫臣者,贵德之人也,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
通过这话,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曹操对夏侯惇的敬重,他之所以没有让夏侯惇受封魏的官号 , 而让夏侯惇保留汉的官号,正是因为他没有把夏侯惇当作如张辽、徐晃等人一样看待,理所当然地把夏侯惇视为自己的臣子,而是把夏侯惇视为汉朝同僚,是能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人 。
不仅如此,曹操还在行动上表达了对夏侯惇的敬重 。
曹操手下那么多武将,为什么只敬重夏侯惇?

文章插图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亲率大军征伐东吴,后因孙权有所准备,曹操率军撤回,留下夏侯惇统领曹仁、张辽等二十六支部队驻守居巢防卫孙权(此时的夏侯惇 , 实际上相当于曹军的总司令),并赐给夏侯惇许多能歌善舞的乐伎、艺伎 。夏侯惇起先不愿接受,曹操下令说:“魏绛凭着与戎修好的功劳 , 尚且能够享受钟磬之乐,何况将军您呢!”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驻军摩陂,指挥徐晃、于禁等人与关羽作战 。间隙,曹操经常与夏侯惇同乘一辆车 。他还特意吩咐左右警卫 , 夏侯惇可以不经通传自由进入自己的卧室 。“特见亲重”、“诸将莫得比也” 。
那么,曹操为何如此敬重夏侯惇,不敢将夏侯惇视为部下呢?
曹操手下那么多武将,为什么只敬重夏侯惇?

文章插图
二、夏侯惇得到曹操敬重的原因
夏侯惇,字元让,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猛将 。自曹操起兵征讨黄巾军之日起,夏侯惇就作为曹操最得力的伙伴,与曹操同生死共进退,南征北战,无所畏惧 。
汉献帝兴平元年,曹操二征徐州牧陶谦,不料,张邈、陈宫等却趁机迎接吕布入兖州,背叛曹操 。当时,曹操的家眷都在鄄城,且鄄城城内有许多官员、豪族内外勾连,也准备背叛曹操 。因此,负责守卫鄄城的荀彧急调在濮阳的夏侯惇(时任东郡太守)前往鄄城支援 。夏侯惇当机立断,立刻率部赶到鄄城 , 当天夜里,就诛杀了几十个参与叛变阴谋的官员,鄄城的情势才稳定下来,从而保住了曹操最重要的根据地,并为曹操从徐州赶回平定兖州之乱争取了时间 。
曹操赶回兖州后,夏侯惇又追随曹操与吕布作战 。在一次战斗中,夏侯惇的左眼不幸被流矢射中,从此成了“独眼龙”,被称作“盲夏侯” 。不过,他的勇猛之名也因此更甚从前 。
其后,夏侯惇又先后追随曹操战胜袁绍、攻破邺城、平定河东叛乱、征讨汉中张鲁、东吴孙权等 , 立下不少战功 。但实事求是地说,夏侯惇作战虽然勇猛,却并没有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战例 。相反,他还曾因为中计而先后被吕布、高顺和刘备打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