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元气大伤,此时白起提出围攻邯郸歼灭赵国的计划 。但范雎却不同意 , 他认为目前秦军应该休养生息 , 让赵国割让六城求和为好 。最后秦昭襄王采用了范雎的意见 , 不过赵国表面答应割让六城,背地里准备联合魏国、楚国抗秦 。最后秦昭襄王洞察赵国意图,派出20多万大军伐赵,结果却被赵、魏、楚三国联军给守了下来,最后秦国打输了邯郸保卫战,还损失了将近30万的兵力 。
文章插图
在世界历史上,“二战”是永远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莫斯科保卫战又是“二战”中永远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当时,苏联在兵临城下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击败了德国法西斯军队,创造了一个奇迹,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于莫斯科保卫战的战争,其战斗的惨烈与取胜的不易,丝毫不亚于莫斯科保卫战,那就是战国末期发生在赵国的邯郸保卫战 。
一、首次邯郸保卫战
发生在战国历史上的赵国邯郸保卫战,其实有两次 。
第一次发生在战国中期的赵成侯二十一年(公元前354) 。这个时候,中原的霸主还是魏国,其时是魏惠王魏罃在位时期 。虽然此时秦孝公已经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了 , 但是变法才刚刚起步 , 成效还不显著,秦国综合国力还是难以与老牌强国魏国相比的 。
正是因为魏国势头正盛、兵锋正劲 , 魏惠王站起身来一看 , 四处都没有自己的对手 , 所以,他一统天下的欲望得以更加膨胀起来 。魏惠王清楚 , 若是要统一天下 , 首先得让三晋统一,就是重新建立春秋时期的大国,让从晋国分出去的韩、赵、魏三国统一 , 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把握和力量攻灭其他国家 。
魏国要统一三晋,建立一个崭新的地区大国 , 因为韩国疆土狭小、国力不强 , 所以最主要的难题是得解决赵国 。只要攻灭了赵国 , 韩国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
于是乎 , 在赵成侯二十一年,也就是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魏军发兵攻击赵国 。赵国虽然也有些家底儿 , 却在魏国国力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不怎么经得起打,不久便被魏军给包围了国都邯郸城 。
邯郸城作为国都 , 一旦失守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赵成侯赵种带领举国军民进行了拼死抵抗 。
尽管“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血性虽盛,国力难敌,战争是拼综合国力的玩意儿,仅靠血肉之躯,取胜的把握不大 。所以,赵国在坚持了几个月后 , 还是败了 , 魏军攻入了邯郸城 。
赵成侯被迫放弃国都逃窜,邯郸城里不愿投降的军民遭到了魏军的屠戮和凌辱 。
赵成侯向齐国求救 , 齐王派出田忌、孙膑出战 , 进行围魏救赵,在桂陵大败庞涓带领的魏军 。
魏军战败后,被迫在赵成侯二十四年(前351)撤出邯郸城 。邯郸城被魏军占领了二年多 , 终于回到了赵国的怀抱 。
赵国第一次的邯郸保卫战其实是失败的,因为国都被别国占领了二年多才收复,其间可谓国将不国,君主蒙尘 。
文章插图
二、长平余烬
赵国第二次邯郸保卫战发生于战国末期的赵孝成王时期 。
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 , 秦军大举进攻韩国的上党地区 。此时的上党,因为与韩国本土被秦军分隔开,守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摆在其太守冯亭目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殉国而死,要么投降秦国 。
- 周武王分封的时候没有秦国,那秦国是怎么来的?
- 亡秦必楚什么意思?
- 咸阳对秦国统一有什么作用?
- 五国被秦国灭亡后,齐国是什么感受?
- 秦国发家史竟如此励志
- 王翦率60万大军灭楚,但秦国第一次伐楚的将领却不是王翦
- 王翦作为秦国统一的最大功臣,晚年竟也需要明哲保身
- 秦国曾三次经历灭国危机,多次化险为夷终成霸业
- 战国四公子有哪些功绩?顺利推迟秦国统一的进程
- 秦国统一之前,七国文字差别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