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歼灭战,最后秦军损伤30多万兵力,赵国被全歼45万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 。但此后秦国依旧没能彻底攻破赵国,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如果举倾国之兵应该还能再拿出30万左右的兵力,这也是一股不小的战力了 。但此后赵国竟然还能二度崛起,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赵国在战国后期的崛起速度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想到,这也跟当时赵国采取的政策还有重用的能臣有关 。
文章插图
一
首先,在战国七雄中,赵国在战国前中期是相对较弱的 , 特别是在魏国、齐国相继称霸中原的时候,赵国甚至连中山国都无可奈何 。在此背景下,赵武灵王开启了“胡服骑射” 。而在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不仅消灭了中山国,更成为山东六国中唯一能单独抗衡秦国的大国 。不过 , 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的爆发,却让赵国的精锐力量损失殆尽 。在很多人看来,赵国很可能因此而迅速灭亡 。但是 ,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却能够再次崛起,或者说是短暂中兴 。
文章插图
二
【长平之战后赵国还有多少兵力?】针对赵国的短暂中兴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一是打退燕国军队的进攻,并一度包围了燕国都城,二是夺取了魏国、齐国的疆域,三是面对秦国的多次进攻 , 赵国不仅成功坚守,甚至还给战国末期的秦军以重创 。对此,在笔者看来,就廉颇、庞煖、李牧这三位大将 , 直接推动了赵国的短暂中兴 。对于廉颇来说,在长平之战中被赵括替代,但是 , 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君主终于认识到廉颇的作用,启用廉颇指挥邯郸之战 。在邯郸之战打退秦国大军后,燕国选择对赵国趁火打劫,派遣军队进攻元气大伤后的赵国 。
文章插图
三
对此,廉颇率领残存的赵军击溃了燕军 , 并在之后包围了燕国都城 。在这之后,廉颇还率领赵国军队攻取了魏国的繁阳 。当然 , 后来廉颇因事逃奔魏国 , 并最终在楚国寿春郁郁而终 。在廉颇离开赵国后,庞煖率领赵国军队和燕国展开较量 。对于庞煖来说,于常山东垣击败了燕国大军,并且攻占了燕国的遂、方城 。赵王赞其曰:“将军武勇,廉颇还赵” 。在赵悼襄王在位时,秦国派遣了10万大军进攻赵国 。对此,庞煖领军十万御之 , 杀秦军三万,让山东六国为之震动 。由此,对于廉颇和庞煖这两位老将,帮助赵国再次崛起 。
文章插图
四
最后 , 当然,相对于廉颇和庞煖,李牧的作用更加明显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 , 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李牧不仅率军攻占了齐国的疆域 , 还在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一定程度上 , 如果赵王迁没有冤杀李牧的话,王翦率领的秦国大军很难顺利攻破赵国的都城 。对于李牧之死,无疑是赵国自己在自毁长城 , 令人叹息不已 。总的来说,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凭借着三位大将短暂中兴,以此推迟了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间 。
- 刘禅投降之后,是怎样度过晚年的?
- 长平之战后赵国都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能打得燕国没有还手之力
- 东吴二宫之争是如何发生的?孙权立嗣为何犹豫不决
- 刘邦对女婿傲慢无礼,为何会引来杀身之祸?
- 李陵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 夷陵之战刘备是输在不懂兵法?其实是他心态出了问题
- 晋文公是如何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
- 皇太极和多尔衮之间有何矛盾?
- 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人是谁?
- 苏三娘怎么死?苏三娘真的是受木驴之刑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