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武器不是方天画戟,那会是什么?】方天画戟 , 一提到这个名字,首先想到的一定就是吕布了,吕布手持方天画戟,骑着赤兔马,这样的形象可以说是喜爱三国的人心中吕布的标配了 。但其实真实的历史上,吕布的武器并非是方天画戟,吕布的形象也并不是小说里面描绘的那种样子 。那么真实的吕布到底拿着什么样的武器?如果不是方天画戟,那吕布还会用什么呢?
文章插图
一说起三国吕布,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一位座下赤兔马、手中方天画戟的猛将,然而实际上吕布用的应该不是方天画戟 。
戟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13世纪) 。最初以青铜制造,战国末期才逐渐用铁代替青铜,也算得上是历史悠久了 。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周初(约西元1120年)木椁墓,出土青铜兵器中,有「戟」九支 , 证明了:「戟」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
周代大戟的出土,说明在周时已广为使用 。古籍所载「棘」即「戟」 。《左传·隐公十一年》:「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 。」杜预注:「棘,戟也 。」戟又为战国时的五兵之一,可知戟为当时常见的兵器 。春秋战国时,战斗中使用的戟,仍将分制的戈和矛联装在木柄或积竹桶上 。这种青铜就直刺有力,横构不易脱落,有的就还在长柯上端自上而下联装两件或三件戈头 。例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局中有保存完整的长柄三戈戟 。这就中有保存完整的长柯三戈戟 。这就大大提高了戟的杀伤能力 。战国末年,冶铁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钢铁铸造的戟 。那时,钢铁质地较坚韧,铸成的教刺尖锐修长 。戟的形体也有所改进,就下侧垂直伸出的援 , 由党钝变为窄尖;与授对应的内取消,只造较长的胡来缚极 。由此 。就由“十”字形进化为 “卜”字展;故称“卜字铁就” 。另一种以戈为主,前有援,尾有内,上有刺,下有胡,呈“十”字形 。这种款形体单薄、易脆易折,不适于实战 , 多属仪仗用的饰兵器 。
文章插图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 , 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 。就是两千两百年前,秦代军队武器装备的再现 。戈、矛、戟这三种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长木柄,下端装有铜 , 有的矛柄长达6.3公尺 。西汉以后 , 教的“援”油平直变为弧曲上翘,进一步增强了前刺的杀伤力 。就在当时是军队中的常备兵器 。
戟按式样和大小分为方天画戟,青龙戟,钩镰戟等长兵器,以及双戟,短戟等 。戟都是由锋,援,胡 , 内,搪五个部分组成 。汉刘熙《释名.释兵》:“戟有三锋两刃,内长四寸半,胡长六寸,其援长七寸半,三锋者 , 胡直中短,言正方也,刺者著截,直前如截者也 。戟胡横贯之 , 胡中矩之外勾磐拆,与柄长一丈六尺 。”“车戟曰常,长丈六尺,车上所持也 。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故称常也 。手戟,手所持之戟也 。”《周礼.考工记》:“戟,广有半寸,内二之,胡四之,援五之 。”
文章插图
戟用援之法有冲铲,回砍,横刺,下劈刺 , 斜勒等;用胡之法有横砍 , 截割等;用内之法有反别,平钩,钉壁,翻刺等;用锋之法有通击,挑击,直劈等,这种形状复杂的兵器在长兵器中可以算是使用起来最花哨的一种了 。从上面介绍的情况看来,戟这种兵器比较适合于车战和步战,在重心平稳或者不需要下肢做出很大幅度动作的情况下,使用者才能细致从容的作出各种技术动作,充分发挥戟的优势 。长度达到三公尺的戟则更适用于步兵的密集方阵,在盾牌等前方掩护下,对敌人进行远程攻击 。
- 卫子夫是如何成为汉武帝皇后的?
- 张仪真的用六里地把楚怀王给骗了么?真相恐怕并非如此
- 惠文后和宣太后的关系是什么?历史上她们真的是亲姐妹吗?
- 金牛座的明星 有没有金牛座的明星
- 红薯的营养价值 大米和红薯的营养价值
- 关羽巅峰一战却导致蜀汉走向衰败 关羽真的做错了么?
- 韩信的故事有哪些?
- 荣寿公主为什么这么丑
- 伯嚭的结局是什么
- 民国时期的保长是什么职务?相当于现代多大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