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楚汉三杰之一 , 韩信最后竟然被萧何还有吕后合谋害死 , 韩信最后死的究竟冤不冤?其实韩信原本可以获得更好的下场,只是这番觉悟还是来的太晚了 。韩信在当时的确拥有超于常人的作战理念,以及独到的大局观,如果没有韩信在潍水全歼二十万楚军,楚汉之战最后的胜者就不好说了 。只是韩信还不太懂统一后的汉朝 , 对于刘邦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可能他之前立下的功劳越多 , 反而越危险 。
![韩信之死究竟冤不冤?他本可以获得更好的下场](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0553425213-0.jpg)
文章插图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 , 是汉朝最杰出的战将 。但两千多年来 , 对韩信的真正成就一直有人非议 。持批评态度的人 , 往往揪住韩信窝囊地死于吕后之手 , 指责韩信徒有虚名,说他只不过恰好碰上天下大乱 , 侥幸在卓越领导者的麾下成就了事业 。
那么韩信的真实水平如何呢?既然评价的是一位战将,那么必须从他的军事能力着眼 。
首先,韩信有着超乎时代的战略头脑
刘邦被项羽赶入汉中后,汉军不少将领感到东归无望,很多人丧失了斗志,甚至半路而逃 。
善战者不善谋局,善谋者短于临阵 , 大多数都有这种缺点 。文臣萧何、陈平 , 武将周勃、灌婴、樊哙等,并没有哪个人提出战略层面的设想 。唯独韩信纵观天下大势,提出了抢占关中、消灭故秦三王的战略计划 。
【韩信之死究竟冤不冤?他本可以获得更好的下场】事实上东出陈仓故道、进占关中的计划 , 从后人角度看一点并不复杂 , 诸臣之所以没有提出来 , 主要原因在于:精于军事者在政治上丧了气,有政治头脑者又全无军事经验 。只有韩信综合两方面之长,为刘邦划出了清晰的进取方向 。
![韩信之死究竟冤不冤?他本可以获得更好的下场](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0553422632-1.jpg)
文章插图
后世把韩信白起并称为“韩白”,那么“韩白”有高下之分吗?个人以为还是有的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战略规划远比冲锋陷阵重要 。方向决定了胜利与否 。白起的百战百胜,大多是在秦朝君臣商定大战略后具体负责执行 。战必胜攻必取固然体现了很好的战术才能,但他并没有系统提出灭赵的战略,与朝廷意见相左后直接撂挑子不干 , 这就是差距所在 。
其次,韩信有鬼魅般灵活的战术
韩信在战场上的对手,先后有章邯、陈余、田荣、龙且、项羽等人 。在他担任统帅的绝大多数战斗中,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
井陉之战是硬碰硬的决战,赵军二十万对汉军数万,从大势上看是“十则围之”,韩信基本没有优势可言 。但他硬是从看似死棋的危局之中 , 通过战术变化和大胆的指挥 , 把敌我形势逆转过来 。
韩信探知陈余不愿抄后路的心理,敢于孤注一掷悬军入敌境,这是其一胜;敢于打破“背水而战”的忌讳 , 大胆地把部队置于绝地 , 这是其二胜;又敢把处于数量劣势的兵力一分为二,采取拔其根本的战术,当场打崩赵军士气,这是其三胜 。
![韩信之死究竟冤不冤?他本可以获得更好的下场](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0553424033-2.jpg)
文章插图
寻常将帅,能使出来一招,就已经很了不起,韩信能连续叠加运用多种战术变化 , 真是神机天纵 。
最后,韩信还是个治军的全才
韩信不仅会打仗,更会练兵 。
刘邦曾经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自负地说“多多益善” 。这句话稍显狂妄,但确实是韩信练兵能力的真实写照 。
汉军除刘邦的主力军外 , 尚有韩信、彭越、刘贾等多路方面军 , 各路兵马都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但唯独韩信的实力扩充壮大,成为足可匹敌汉军主力的方面军 。
- 韩信的故事有哪些?
- 战国时期纵横家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秦国正因连横而崛起
- 为什么有人说关宁锦防线拖垮了明朝?真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
- 历史上吕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她是如何从幕后走向前台的
- 嘉靖皇帝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了解历史上真正的朱厚熜
- 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人是谁?
- 传说中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里,究竟埋着谁?
- 靖康之变究竟有多惨?直接导致北宋灭亡
- 萧何为什么要帮吕雉杀了韩信?
- 纪晓岚与和珅究竟是什么关系?其实他们地位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