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作为唐玄宗身边的宠信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二 )


文章插图
可是,唐玄宗麾下没有合适的将领 。不仅如此,文臣们普遍不赞成唐玄宗的开边战略,认为要以德服人 , 即“怀远以德” , 以宰相张说、张九龄和宋璟为代表 , 不仅反对唐玄宗的对外用兵 , 还着手对带兵将领进行打击,因为担心他们利用唐玄宗的“好武功”而投机 。
不仅文臣们反对,现有的带兵将领们也不堪用 。典型的就是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强调持重安边,军务废弛,唐玄宗让他攻吐蕃,他认为“所得不如所失”,总是消极应对 , 动作迟缓 。
在如此情况下 , 唐玄宗要推进自己的战略 , 就不得不起用少数民族将领 。
唐玄宗心中所想,正需要有人帮他实现 。善于察言观色又善于弄权的李林甫看出了唐玄宗心中所想,他一条将计就计的建议 , 正好符合唐玄宗的战略需要 。于是唐玄宗大为高兴 , 开始顺水推舟地启用少数民族将领 。
唐玄宗是雄才大略之人,他不会对唐初以来形成的规矩熟视无睹,他之所以敢用少数民族将领,是因为他一路走来 , 经历了太多的成功之后 , 已经自信天下无敌 。唐玄宗不相信有任何人敢和他为敌,也不相信有任何人能和他为敌,在没有敌人的前提下,他就可以尽情发挥了,汉人兵将不行,就用少数民族将领 。
在唐玄宗的所有少数民族将领中 , 安禄山最为突出 。
三、唐玄宗重用安禄山的原因
唐玄宗重用安禄山,自然认为安禄山是可以执行自己战略的人,他认为安禄山有两方面的优势:1、能打仗;2、对自己忠心 。
1、安禄山打仗招抚并用
安禄山是营州柳城人,也就是今天辽宁朝阳人,打仗骁勇 , “以骁勇闻” 。唐朝时,营州各民族混杂,因此安禄山到底是哪个民族,在当时唐朝就已经说不清楚,有说他是粟特人,又说他是羯人,其实都没有依据 。因为生长在各民族混杂地区 , 因此安禄山不仅懂多种语言 , 对各民族的习性和风俗都非常了解,对契丹和奚族人的战争和招抚很有一套 。

安禄山作为唐玄宗身边的宠信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文章插图
因为安禄山对契丹和奚人的行军用兵非常了解,因此他的应对方式也是招抚并用,不服者就用兵讨伐 , 对服从者以恩回报,对待俘虏不仅释放还赐给路费,对有功的,还赏给妻妾 。在安禄山招抚下,往往早上才被俘的契丹和奚人俘虏,晚上就成了安禄山手下的战士 , 而且“莫不乐输死节” 。安禄山又对俘虏进行淘汰整编 , 使得他的军中有契丹和奚人壮士8千余人 。
2、安禄山的忠心
唐玄宗认为安禄山对自己的忠心,也是基于两点 。
第一是认为安禄山和太子的关系不好,由于安禄山不懂得朝廷礼仪 , 因此见了太子李亨居然不拜,这让李亨很不高兴,却让唐玄宗高兴 。
第二是认为安禄山和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有矛盾 。安禄山揭发李林甫科场舞弊,和杨国忠也有积怨,对唐玄宗来说,这不仅意味着安禄山对自己的忠心,更方便自己在几个大臣将领之间玩平衡 。
四、如杨国忠所愿,安禄山起兵了
由于唐玄宗要对外用兵,因此形成了边兵规模庞大,达到49万,相较而言,内部禁军规模很小,仅13万 。又由于唐玄宗对安禄山的重用,让安禄山担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使得安禄山手中有18万余人 , 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边帅 。
通常的说法,实力让安禄山有了野心 , 他想到了叛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