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历史上真实的慎郡王允禧是个怎么样的人?结局如何?其实她远不如自己的诸位兄长们善于处理朝政事务,所以也没什么作为,但是正因如此,避开了宫廷的种种争斗,最后善始善终 。
允禧是在康熙五十年出生的,这一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出生 , 此人便是雍正第四子弘历 , 后来的乾隆皇帝 。
我们都知道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一开始只是雍亲王府的侍妾格格,身份低微,但是因为弘历从小聪明伶俐,在12岁的时候被皇祖康熙看中,带入宫中亲自抚养 。因为儿子得到重视,钮祜禄氏的地位也开始得到提升,雍正登基以后先是封为熹妃,在孝敬宪皇后病逝后被封为熹贵妃,成为实际上的后宫之主;儿子弘历登基以后,钮祜禄氏的好日子正式开始,被尊为太后 。钮祜禄可以说是整个大清幸福指数最高的一位太后,不仅儿子孝顺,而且86岁高寿而终
而弘历同一年出生的叔叔允禧呢?
真没有弘历那么幸运!
![历史上真实的慎郡王允禧是个怎么样的人?结局如何?](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0G23C194-0.png)
文章插图
允禧的生母陈氏本就出身地位,是一个汉族女子,再加上不受宠,即便是生下儿子允禧也没有母凭子贵在地位上得到明显的提升 。雍正登基的时候只是将其尊为皇考贵人而已,允禧跟自己的生母陈氏一样,在后宫之中的存在感也很低,一直到康熙病逝,允禧还是一个没有任何爵位的皇子 。
康熙在册封皇子爵位的时候要考虑到一个非常的因素:便是皇子生母的出身 。康熙所有皇子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便是皇十子胤?,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大封皇子时 , 胤?便被封为敦郡王;而比胤?年长的皇八子胤禩,只是复立为贝勒 。
因为皇十子胤?的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温僖贵妃的亲姐姐便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而温僖贵妃与孝昭仁皇后的祖父便是大清开国功臣之一的额亦都 。生母有如此显赫的出身,自然是会影响儿子的 。
而胤禩即便排序在十弟之前,排行老八,一直到康熙病逝,最高的爵位也只是贝勒;
而允禧呢?
生母陈氏只是一个汉人,不得康熙宠爱,对允禧来说想要“子凭母贵”是很难的;
更何况允禧序齿排行第二十一,本身年龄也小,没有册封爵位也很正常 。
康熙病逝的时候,允禧只有12岁;
关于允禧的生母陈氏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陈氏出身于一个家境还算不错的家庭,父亲叫陈玉卿,虽没有入朝为官,但也算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 。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陈氏也接受了很不错的教育,不仅擅长于琴棋书画,而且熟读经史,在当地也算是一个颇为有名气的才女 。
正因为陈氏如此有名气,所以父亲陈玉卿便早早给女儿定下了亲事;
有一次陈玉卿带着自己的女儿前去参加一个宴会,没想到康熙皇帝也在其中 。康熙见到陈氏便一见钟情,想要将陈氏纳入后宫为妃 。康熙作为一国之君,谁敢跟他争陈氏呢?原先与陈氏定亲的人便主动将婚事给退了 。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故事,毕竟陈玉卿即便是饱学之士,想要与一国之君一起参加宴会,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更何况还是汉人呢?
而且陈氏这样的出身是没有资格参加选秀的,那么关于陈氏入宫的方式,最有可能是外地的官员进献给康熙的 。
史料中关于允禧的记载本身就不是很多 , 关于其生母陈氏的记载更是只有寥寥几个字而已 。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允禧在阿玛康熙在时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任何的爵位,便没有参与九王夺嫡的资格与实力 , 所以能够平安度过此劫;而且也因为允禧从没有参与九王夺嫡之争 , 没有与雍正为敌,所以在整个雍正朝,雍正从未故意针对允禧 。
- 柳永为什么说是"奉旨填词"?在是真的吗?
- 柳永的词作在当时的年代名气如何呢?
- 柳永的词有何特点?为什么广受喜爱呢?
- 李白诗作中所说的低头所思的故乡到底是哪里?
- 李白出名以后为什么很少提及他的父亲?
- 唐朝的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去了哪里呢?
- 贺知章和李白怎么认识的呢?两人关系如何?
- 历史上真实的裕太妃并不受雍正宠爱,为何可以被封为皇贵妃?
- 李自成"以战养战"的策略为什么会失败?详解其原因
- 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失败,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