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为什么说是“奉旨填词”?在是真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
可放眼整个古代,“奉旨填词”名气最大的,只有北宋著名词人柳永 。李白也经常奉旨作诗 , 比如著名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共三首,不一一列举了 。这三首诗 , 就是唐玄宗下旨,让李白写杨贵妃的 。
![柳永为什么说是"奉旨填词"?在是真的吗?](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0G2421M0-0.png)
文章插图
明朝嘉靖时期,有个著名的奸臣严嵩,他儿子叫严世蕃 。严世蕃是个独眼龙外加贪财鬼,却也是一个写青词的高手 。青词很难写,据称是道士用来和老天爷对话的,自然一般人看不懂 。皇帝好这口,却没几个人能写;能写的也不愿意写,因为太难了 。所以皇帝下令,让严嵩写,严嵩就让鬼才儿子严世蕃写 。严世蕃也是“奉旨填词” 。
可无论李白还是严世蕃 , 都没把“奉旨填词(作诗)”拿来炒作;偏偏柳永用来“炒作”,而且成了最著名的“奉旨填词”的词人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李白、严世蕃在他们的时代,都很受皇帝重视,地位高 , 根本用不着拿这个来炒作 。柳永则不同 。一方面,他打出这个旗号,是为了发泄,为了自嘲:大家都瞧瞧,我这么有才,皇帝却不重用我、歧视我;既然皇帝不待见我,我就继续混迹青楼吧!
![柳永为什么说是"奉旨填词"?在是真的吗?](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0G2422944-1.png)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用这个旗号 , 也表示自己不与普通文人为伍:你们算什么东西?老子是皇帝下旨让我作词的!多少有点炒作味道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柳永比较落魄,经常混迹青楼,为什么皇帝还让他“奉旨填词”呢?说来话长 。
词诞生之初,是弥补诗的一个缺陷 。“诗言志”,自古以来,诗就是表达远大志向、抒发情怀的,十分高大上、正能量 。可是,人总是有点小肚鸡肠,有时候卿卿我我 , 有时候还有点负能量 。诗人也不例外 。这时候怎么办?写词 。
所以词里面,男欢女爱的东西很多 。宋诗还是讲大道理,越讲越无趣;词却越来越富有情调了 。词又容易传播 , 尤其会被青楼女子传唱 。也因为如此,词被当时人认为格调不高,小资情调 , 只能作为消遣,不能作为事业 。你把写词作为消遣,比如苏轼 , 依然受到朝廷青睐;你把写词作为事业,比如柳永,就会受到官方排斥 。
柳永文采斐然,在重视文采的宋朝,科举不说一次就过,考个三五次中进士,还是问题不大的 。可他足足考了十几年(宋朝科举每年都考一科),才勉强及第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名气太大;官员一看 , 嗯?此人怎么像柳永?不行,一个词人,怎能让他及第?
【柳永为什么说是"奉旨填词"?在是真的吗?】有一次,好不容易过关进入殿试阶段,宋仁宗亲自阅卷,看到了柳永的名字 。这人不是柳三变么?柳三变,是柳永的原名 。柳永有句词,叫做“忍把浮名 , 换了浅斟低唱”,皇帝于是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必要浮名?”一句话 , 柳永就被打回原形了 。
反反复复,又多次考试,柳永总算进士及第 。可是,吏部知道皇帝不喜欢此人,不敢给他官做 。有个官员见他可怜 , 上奏皇帝:“柳永毕竟也是个人才,是否用一下?”皇帝说:“这个柳永,就是填词的柳三变吗?”官员答:“是的 。”皇帝于是一锤定音:“那么 , 且去填词 。”
这就是柳永“奉旨填词”的来历 。显然,他大打招牌、号称“奉旨填词”,也是为了表达郁闷之情 。最终柳永只做了一个工部“屯田员外郎”的小官 , 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可干,因为宋代基本就不屯田了 。他也只能混迹于青楼了 。
- 柳永的词作在当时的年代名气如何呢?
- 柳永的词有何特点?为什么广受喜爱呢?
- 李白出名以后为什么很少提及他的父亲?
- 李自成"以战养战"的策略为什么会失败?详解其原因
- 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失败,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
- 岳飞既然已经被皇帝害死,那么金国为什么不趁机灭掉宋朝?
- 安禄山作为唐玄宗身边的宠信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 武则天退位之后 为什么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 在宋朝官员子弟考中进士后还要进行复试,是为什么?
- 曹魏宗室夏侯霸曾经对蜀汉痛恨不已,为什么最后却又投降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