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大块吃肉”难不难?看完你还想穿越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 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
明朝洪武初年,刚刚登上皇位的明太祖朱元璋 , 颁布了一桩著名的教育福利:每一位国子监的学生“面三日一餐,每人八两造馒头,猪肉四两做馅” 。也就是说,国子监学生每隔三天,就能吃一顿“夹肉馒头” 。
如此优厚待遇,却也常叫好些“野史迷”们大惑不解:不就是三天吃一餐肉嘛,这算得上什么福利?确实,在许多评书演义乃至“古典名著”里,古代好汉“大块吃肉”的名场面极多 。放在今天互联网上比较火爆的穿越小说里,“穿越者”回到古代后大吃二喝,享受各色肉类美食的剧情,也常看得多少读者咽口水 , 恨不得穿越过去体验一把 。怎么到了真实的古代史上,国子监生吃口肉馒头,都成了三天等一回的奢侈事了?
如果我们细看真实的古代生活,这“大块吃肉”的事儿,很值得说一说 。
“吃肉”在古人生活里,分量有多重?《左传》里的《曹刿论战》一章,就把权贵高官称为“肉食者”,吃肉在那个时代,就是他们的专享 。到了战国时代,“肉食者”们的宴会也非常丰盛 , 除了有各式肉类外 , 还有粮食与肉菜一起熬成的粥,其场面“食前方丈” , 在这样的场合里“大块吃肉”?确实不是新鲜事 。
但同样是在战国时代里 , “庶人无故不食珍” , 也就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别说“大块吃肉” , 哪怕尝点儿肉味,都是绝对的奢侈事 。战国纵横家张仪曾这样形容当时老百姓的伙食:“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即豆饭加菜汤 。孟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就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能吃上肉 。放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 , 这个今天看上去很简单的愿望,其实遥不可及 。
文章插图
而放在经济更为发达的汉代,肉食品种更加丰富,但“吃肉”这事儿呢?《东观汉记》里记载:贫病交加的汉代名士闵仲叔,每天“日买一片猪肝”,对于平民老百姓来说,这样的伙食标准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而到了号称中国封建社会巅峰时代的盛唐年间呢?开元盛世时代的农民 , 都常有“饥而无食”的景象 。中唐年间曾是小官的白居易,每天“藜茄才充腹” 。
而且千万不要以为 , 唐朝人“大块吃肉”都是这么难 。唐代一大特点,就是有钱阶层会吃肉 。以《北梦琐言》记载 , 唐朝曾有富商上演吃鸡“每年不下数百只”的奇特景象,还有人坚持四十年每天“日食鹿肉三斤”,四十年吃掉四万多斤鹿肉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 , 则又是另一回事了,除了“饥而无食”的穷农民和白居易这样的穷官外,即使长安城的普通市民,也基本多“菜食” 。
这里还要补充说一下古代游牧民族的“吃肉”情况,在很多历史票友们看来 , 游牧民族常年放牧,满眼猪牛羊,似乎每天的生活就是烤肉吃 。但真实的情况却是极惨,哪怕到了生产力更发达,游牧部落生活条件更好的明清年间,以清代典籍《檐曝杂记》记载 , 在当时的北方蒙古部落里,“食肉唯王公台吉能之”,至于普通的牧民,“但逢节杀一羊而以” 。明清年间尚且如此,放在明清之前,“吃肉”那是更难 。
从宋代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古代中国人餐桌上的肉食,也逐渐丰富起来 。特别是在宋代的城市里,肉食比唐代已丰富得多 。以《梦华录》记载,在北宋都城汴京,每晚都有上万头活猪送入汴京,汴京城还有专门集中了猪肉作坊的“杀猪巷” 。南宋都城临安也有专门的肉市,“每日宰不下数百口” 。羊肉更成了宋朝人的大爱,食羊的习俗遍布宋朝南北各大城市,堪称宋朝餐桌上的名贵肉食品 。
- 一场大火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允炆到底是跑了还是死了
- 朱棣的生母到底是什么人?是不是马皇后呢?
- 乌拉那拉氏到底做什么 乾隆为什么会厌恶这个皇后
- 袁崇焕最后会死到底是原因?有何政治原因?
- 古代庙号为太宗的皇帝中 他们为何都不是合法继位
- 古代上朝参加流程是什么样的 什么级别才有资格参与
-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到底是谁续写的呢?
- 康熙传位雍正是因为乾隆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 李白诗作中所说的低头所思的故乡到底是哪里?
- 古代的美男子很多,为何潘安能够脱颖而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