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盛是什么人?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杨继盛的故事大家喜欢吗?
大明嘉靖二十九年(西元1550年)六月 , 京师 。
尽管已经是炎炎夏日,城中的人们依然感到了彻骨之寒——在伟大的于少保击败了也先的瓦剌部102年后,这座英雄的城市再次迎来了强大的蒙古敌人 。只是 , 这次再也没有于谦这样的天降猛人带领全城军民迎战敌人,把持文武大权的,是那个后来被死死打进耻辱柱的奸相——严嵩 。
众所周知,嘉靖皇帝此时一心一意想要谋长生,东南沿海还在闹倭寇,而严嵩的本事只在讨嘉靖欢心和捞钱 , 和外族人打仗并不是他的强项 。因此,面对着在京城附近武装游行了一个多礼拜才满载着劫掠的人口和财富扬长而去的俺答部,严嵩除了杀良冒功、宣扬这是对俺答的伟大胜利后,也只有在官拜大将军的咸宁侯仇鸾的提议下展开了“互市”,算是拿钱买和平 。
彼时的明廷早已万马齐喑,名臣夏言已经在两年前被当街斩首,后来叱咤风云的徐阶、高拱、张居正此时都在韬光养晦 , 严氏一党横行朝堂无人能阻 。再加上仇鸾也和严嵩臭味相投 , 一时间对严嵩他们搞出来的事情,谁也无法多说什么 。

杨继盛是什么人?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文章插图
然而,一个刚刚从南京调任兵部员外郎的青年却站了出来,力陈与俺答媾和的“十不可、五谬” 。这位兵部官员非常清楚,把俺答放进来的,就是以仇鸾为代表的无能边将;现在又搞出来“互市”这么个不伦不类的东西,甚至还要以此表彰仇鸾,那要置枉死于铁骑之下的大明子民于何处呢?
这位在满朝文武皆噤声时仍然奋力上书的官员,就是河北放牛娃出身的杨继盛 。在上了这封奏折后不久,他便不出意外地被贬到苦寒之地去当公安局长(狄道典史)了 。直到仇鸾死后 , 他才被重新调回北京兵部,担任武选司郎中 。
回到京城的杨继盛并没有对在背后暗中推动他回京的严嵩感恩戴德,而是立刻上疏,称严嵩有“十大罪 , 五奸” 。他非常清楚,导致庚戌之变的祸首里,仇鸾充其量只能是第二,而第一必然是严嵩 。
奏折送到御前,皇帝出离愤怒,立刻将杨继盛下狱治罪 。明白皇帝态度的严嵩大喜,密令刑部尚书何鰲、侍郎王学益等人,定要把杨继盛办成死罪 。尽管皇帝一直都没想杀杨继盛 , 却终于在一个疏忽间被严嵩抓住机会,在处决杨继盛的折子上签了字 。
杨继盛获死,“观者塞衢,皆叹息,有泣下者” 。无数人为其鸣冤,杨妻甚至跪伏在宫门前,表示愿意以自己的首级换取杨继盛一条生路;然而在严嵩的阻挠下 , 这一堪称烈女的盛举甚至都没能传到皇帝的耳朵 。在被关押在诏狱三年后,饱经折磨的杨继盛终于迎来了彻底的解脱 。直到嘉靖去世、隆庆登基,杨继盛才恢复了名誉,被追赠太常少卿 。
当年和杨继盛一起上书称互市大不可的官员里,还有兵科都给事中何光裕、御史龚恺等人 。相比于被贬谪外放的杨继盛,领衔上奏的何光裕最惨,他在被打八十廷杖后直接当场殒命,并且在仇鸾、严嵩垮台后没有获得任何抚恤;龚恺也挨了八十廷杖,比较好的是他没被降职或者停俸禄,甚至最终还做到了湖广副使这样副省级的高官 , 不过考虑到他是彼时的次辅徐阶的上海老乡(松江华庭人) , 所以这种结局也就颇值得玩味了 。
那么当年将杨继盛迫害死的人下场又如何呢?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严嵩父子最终失势,其本人被褫夺一切官爵,独子严世藩被杀 。然而,真正执行严嵩意图、堪称严党中坚力量的刑部官员何鰲、王学益,却并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