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方面来看,曹操本就是汉室的实际掌控者,不必要称帝来多此一举徒增麻烦,尚可以慢慢积累,逐渐发展 。而曹丕称帝是为了避免自己的权利丢失,丧失了对朝堂的把控 , 在性格的推动下的举措 。
文章插图
徐徐图之——御敌于外
前文所述,曹操无需皇帝的身份,也一样是九州的实际统治者 。可是曹丕若是谋朝篡位易代,统治根基却会产生动摇 。
此外曹魏阵营中有很多忠于大汗的臣子,代表人物就有荀彧,若是称帝就是把他们划分到自己的对立面 , 以当时的政治环境来看,站在士族的对立面就是动摇自己的根基,而此时曹操正是用人之际,必然不会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行为 。于时间上而言,曹操尚可一一扩大夯实自己的势力,先剪除自己的顽固势力 , 消除孙刘的干扰后再徐徐图之 。即使曹操不顾自身势力受到影响也要称帝,但三国鼎立的局面一时无法更改,虽可称帝却受困于北方,就大局上根本于事无补 。
待曹丕继位时,名门望族早已摸清了他们“爷俩”的这些政治把戏,曹丕以禅让的假戏 , 让汉献帝主动让位,自己再假意退却多次,这样本来应该扣上“乱臣贼子”千古骂名的谋朝篡位之举 , 却因汉献帝的无可奈何的退让而“言正义顺”,顺利拿下历经四百多年的江山社稷 。
这是极其划算的买卖,它只是汉代帝王一族权力的终结,以当时社会最小的成本 , 来换得政权平稳交接的巨大成果 。相对于以往的商周建立所带来的大面积株连牵连,所付出的成本无疑要少得多 。他向世家门阀和天下百姓昭示 , 他自己的的位置并不是不是通过不合法的手段拿来的,而是汉朝的皇帝多次让给我 , 我才不得不接受的 。尽管这种禅让就过程上而言是曹丕逼迫汉献帝不得不退位,但他仍然适合当时中国古代的仁政、礼治原则,维护了汉王室基本的体面,大大削弱了变革的阻力 。
同时,历经三国战火“百姓苦战已久”,民间有志之士大都已经浮出水面,德才兼备之人皆在庙堂,这些人也都希望很够快速的解决天下纷争的局面 。曹丕继位后,由司马懿辅佐,虽体弱多病却也有“乃父之相” , 从称帝期间多次集全国之力进攻东吴,便可看出一二 。换言之,曹丕迫切的需要完成权利的交接,从而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抱负,以此达到天下大一统的局面,赢得生前生后名 。其继位后称帝稳定霸府集团,可以不被对手一直借由“讨伐权奸”的理由来攻击和反对,成为天子后亦可以让反对者成为天下共讨之的反贼(即除魏朝外,其它的诸侯国,借是不懂礼数,不服王化的叛乱者) , 直接拥有了最大的“最终解释权” 。
文武百官应为称帝而受惠 , 也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维护新王朝,尽可能地打击消灭旧王朝的参与势力(若是旧的王朝复辟,一干臣子都将被挂上“反臣”的罪名被清算,自身背后的家族也会被牵连 , 他们不得不为了新的王朝而四处奔走) 。
曹丕称帝,可以更快地断绝汉朝再次复兴的可能性,那些尚可自欺欺人,心怀汉室的“忠义之士”被迫正式的站队,一同登上不能回头的“船”,和拥护旧王朝的人划清界限,同时也彻底沦为了魏朝的臣子,大势所趋之下,潜移默化的“新朝廷”理念也会浇灭他们心中最后一点“为汉室效力”的念头 , 数代之后,子嗣更迭,又会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的大汉朝?
如果说曹操只是称王的政治体制让世家门阀感到舒服:国家在表面上依旧是大一统的局面,被世人所拥戴,大家依旧是汉室子弟,而不是乱臣贼子 。是因为有曹操本人的声望、权势作为支撑,正是因为自身优势太大 , 自认为可以缓缓图之,以谋求更加长远的利益,不必急于一时 。而曹丕迅速称帝的禅让举措则是为了让世家门阀快速站队:让世家拥护新王朝,借由世家之手打击其它的反对势力,核心上是为了笼络人心也的同时也可以快速的继承其父的权势,缩短权势整合的时间 。
-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夺了汉室的江山呢?
- 曹操有哪些厉害之处?精准的政治眼光
- 赵元佐被贬为庶人是因为什么事情?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 曹操的历史上的评价为什么会褒贬不一呢?
- 郭嘉投奔到了曹操阵营之后,究竟做了哪些事呢?
- 吕布战败,陈宫为什么宁死也不投降呢?
- 赵匡胤的心腹是谁?为什么不去拥护他儿子登基为帝?
- 古代打仗为什么多选择秋天 打秋风又是什么意思
-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何没有发射火箭呢?
- 曹操军事能力不错,能人异士又多 曹操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