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究竟是何人?为什么刘备要托孤与他和诸葛亮?

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 。三国时期蜀汉重臣 , 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 。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临终之际,遗命尚书令李严与丞相诸葛亮共同辅佐少主刘禅 , 其中以李严为中都护 , 令其统管内外军事 , 留镇永安 。很多人对于刘备临终之前的遗命比较疑惑,为何刘备不给予诸葛亮充分的信任,反而让历经两次跳槽的李严统管军事 。

李严究竟是何人?为什么刘备要托孤与他和诸葛亮?

文章插图
【李严究竟是何人?为什么刘备要托孤与他和诸葛亮?】李严先后两次跳槽 , 转投刘备后始获重用
李严乃汉末南阳人 , 年少时便以才干出名,曾在荆州刘表手下任职,一直做到了秭归县令 。曹操南下荆州时 , 因刘表去世、刘琮投降,由于秭归本就在荆州、益州交界处,因此不愿投降曹操的李严遂西逃益州,投入刘璋麾下 。
来到益州后,李严被任命为成都县令 , 虽说仍旧担任县令,但因刘璋治所就在成都,因此该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刘备兵进益州时,李严始终没有捞到上前线的机会,直到建安十八年(213年),由于战线的全面崩溃,刘璋这才命令李严代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 。然而,已经看出刘璋必败的李严,随即便率领部下转投了刘备,刘备任命其为裨将军 。
次年,刘备平定成都 , 益州之战正式结束,李严遂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总算是进入到了高级官员行列 。由于益州在刘璋治理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李严又奉命与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一起制定《蜀科》 , 建立蜀汉的律令体系 。

李严究竟是何人?为什么刘备要托孤与他和诸葛亮?

文章插图
李严转投刘备后,官职虽然得到提升,但由于跟随刘备较晚 , 再加上始终没有展露才能的机会,因此最初并未被委以重任 。
直到建安二十三年(218年) , 当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之时 , 马秦、高胜等聚众数万人于郪县叛乱 , 李严不等援军 , 便率本郡五千人平定叛乱 , 斩杀马秦、高胜,不久又击败了围攻新道县的夷帅高定,这才让刘备真正认识到了李严的才能 。因此功,李严被升任辅汉将军,仍兼任犍为太守,后成为汉中王劝进表的11位领衔人物之一 。
章武元年(221年),在曹丕篡汉称帝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刘备将要称帝,但一直自诩为蜀汉忠臣的刘备却缺乏一个称帝理由 。于是,李严瞅准时机,上表称自己治下的武阳县出现了黄龙盘旋在赤水之中,停留了九日有余方才离去的祥瑞,而正是凭借着这些祥瑞,刘备才最终称帝,而李严则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刘备的充分信任 。
刘备称帝后不久,便毅然决然的发动了伐吴战争,结果在“夷陵之战”中遭遇惨败 。刘备战败之后退守永安 , 不久后尚书令刘巴去世,刘备遂命李严接任尚书令一职 , 李严这才算跳出地方官系统 , 真正进入了决策层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成为托孤重臣 , 其中以李严为中护军,统管内外军事,负责镇守永安 。
刘备为何要托孤李严,并以李严统管军事
作为一位统治者,刘备不仅要考虑权力的顺利移交,而且还必须确保子孙后代能够坐稳皇位 。而刘备之所以让诸葛亮、李严同为托孤重臣,正是出于这种目的 , 个人认为刘备之所以如此安排 , 应该基于以下这两点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