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汉武帝既然后悔弄死刘据,为什么不对孙子刘询好点?

晚年汉武帝既然后悔弄死刘据,为什么不对孙子刘询好点?还想弄死他?其实这真是个误会 。刘据死后,他的孙子刘询的确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但这不是汉武帝的意思 。
巫蛊之祸的时候,太子刘据的家人被连累 , 妻妾和三子一女皆死,襁褓中的刘询(这时还不叫刘询)也下到狱中 。廷尉监邴吉怜悯这个无辜的婴儿,安排女囚哺育皇曾孙 。幼小的刘询有了食物 , 免于一死 。
后元二年,武帝听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就下令将监狱中人一律处死 。邴吉大义凛然,拒不执行 。武帝听说,认为这是天意,于是大赦天下 。皇曾孙刘病已又一次从死神的手里逃脱 , 还免于牢狱之苦 。邴吉把他送到祖母史良娣(太子刘据的良娣,已死,家属还在)家里 。

晚年汉武帝既然后悔弄死刘据,为什么不对孙子刘询好点?

文章插图
武帝后来下诏 , 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上报宗正并列入宗室属籍中 。这样一来,皇曾孙刘病已的宗室地位,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 。
汉武帝在杀害儿子刘据的家人的时候,没有斩草除根 , 杀掉襁褓中的曾孙;后来又给他恢复了宗室身份 。唯一与“不放过”沾上边的 , 就是后元二年派人去害死监狱中的所有囚犯,其中也包括年幼的刘病已 。
不过这一次,汉武帝并不是针对这个曾孙子的 。事实上,汉朝时期 , 巫蛊、望气、求仙之说,是很盛行的 。当初汉武帝废掉第一位皇后陈阿娇的罪名,也跟这些有关 。刘据被迫起兵造反 , 也跟这些有关 。汉武帝一边以这些为名来迫害别人,一边自己也很相信 。所以才会听说“监狱有天子气”,就下令将囚犯一律处死 。
【晚年汉武帝既然后悔弄死刘据,为什么不对孙子刘询好点?】但他下这道命令的时候 , 恐怕根本不记得监狱里还有自己的一个曾孙子 。所以邴吉才会以“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的理由拒绝执行 。也所以,武帝清醒之后,才会感慨“天使之也”,认为是天意保护自己的曾孙子 。

晚年汉武帝既然后悔弄死刘据,为什么不对孙子刘询好点?

文章插图
至于说 , 武帝为什么没把刘病已接回皇宫、亲自教养、甚至立为储君呢?嘿,这是曾孙子啊!汉武帝虽然子嗣并不算太多,但是六个儿子、孙子、曾孙子加起来 , 也不会是一个小数字吧?一个一个全都收养在身边,他顾得过来吗?
立为储君就更荒诞了 。一来,太子刘据造反是真的,这是无可改变的历史 。赦免刘病已、让他出狱,是有罪不究,不是为他平反 。二来,中国历史上直接把皇位传给孙子的案例就不多 , 哪有传位给曾孙的?
汉武帝准备传位给小儿子刘弗陵 。如果过分抬举刘病已这个曾孙,反而是替刘弗陵埋下分裂的祸根,给国家制造不安定因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