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作为当之无愧的人才引进大国,在人才引进和任用方面表现出色,然而这些人才的最终下场却大多不好,卫人商鞅、魏人张仪、魏人范雎、楚人李斯便是其中典型,那么这四人之中 , 谁的下场最惨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第四名,张仪:武王嬴荡即位后失宠 , 最终病逝于魏国相位
张仪本为魏国安邑人 , 早年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后游历列国后入秦,受秦惠文王嬴驷赏识 , 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连横”破“合纵” , 促使各国亲善秦国 , 避免了秦国因列国合纵而陷入连绵战争,因功受封武信君 。
文章插图
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当张仪游说燕国返回秦国,然而未等抵达咸阳,秦惠文王便已去世,秦武王嬴荡即位 。相对于极为赏识和重用张仪的秦惠文王,秦武王在作太子时便不喜张仪 , 再加上即位后多有大臣非议张仪,导致张仪迅速失宠 。
张仪自觉失去宠信,再加上经常受到大臣诋毁,害怕被杀的张仪遂借着齐国派人来责备自己的机会,向秦武王献策,表示自己愿意前往魏国,将齐国的仇恨引向魏国,而使齐国出兵攻打魏国,秦武王便可趁机攻打三川,进而直逼周王畿,秦武王于是命人送张仪至魏国 。
文章插图
张仪至魏后,齐国果然出兵攻魏 , 张仪则出谋划策巧使齐国退兵,魏王则以张仪为相 。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出任为相一年的张仪,最终病逝于魏国 。张仪不仅是善终 , 而且病逝于魏相高位,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
第三名,范雎:预感不妙主动请辞 , 返回封地后不久病逝
范雎本为卫国芮城人 , 早年为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 , 因受诬陷而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 , 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 , 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并通过上书自荐而引起秦昭襄王嬴稷重视 , 辅佐秦昭襄王“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 , 杜私门,蚕食诸侯” , 获封应侯 。
范雎之所以能够成功辅佐秦昭襄王,除了其出色的才能和谋略外,善于把握人心也算是其一项重要技能 。然而,在位长达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绝对算得上是老谋深算、喜怒无常,就算是身为其左膀右臂的范雎 , 也很难准确把握昭襄王的心理 。
因郑安平、王稽曾有恩于范雎,因此范雎在飞黄腾达之后 , 便也将两人扶上高位,结果郑安平后来攻赵兵败而投降,王稽也因犯法而被诛杀 。按秦律,郑安平、王稽获罪之后,作为举荐官员的范雎也应连坐受罚,结果秦昭襄王非但没有处罚范雎,反而对其予以重赏,如此反常的表现,反而令范雎寝食难安 。
文章插图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5年),燕人蔡泽入秦,范雎在与其进行了一番深入谈话后,遂向秦昭襄王推荐蔡泽担任秦相,虽然秦昭襄王极力挽留,但范雎还是以重病为由婉拒 。辞掉相位之后,范雎返回封地 , 不久病逝 。总体来说,范睢也算是善终 。
第二名,商鞅:遭贵族诬陷起兵反叛,死后遭车裂、诛灭全家
商鞅出身卫国公族 , 后师从尸佼学习杂家学说,曾于魏国国相公叔痤麾下任中庶子 , 公叔痤病逝之后,商鞅入秦,并受到志在变法图强、改变秦国积贫积弱面貌的秦孝公嬴渠梁重用,遂在秦国推行变法 , 并率军收回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 。
- 秦国前期没有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 战国时期发生了五国攻秦之战,结果是怎样的?
- 秦始皇在灭六国的时候 各国为何没有联合起来
-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秦始皇为什么要自称为朕
- 秦武王嬴荡是一位有能力且极有抱负的君主,为何会举鼎而死?
- 齐国为什么能和秦国并称东西二帝 齐国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 章邯曾率秦军横扫六国诸侯,为什么会被韩信"暗度陈仓"?
- 秦王子婴到底是什么身份?目前有哪些说法?
- 在周襄王落难时,秦穆公为何将"勤王"机会送给晋文公?
- 秦始皇当事如何将六国贵族全都杀死,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