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南巡是什么时候?在途中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 。不知道没关系,历史资料小编告诉你 。
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隋炀帝杨广下令从洛阳起驾南巡,带着身边的文武百官和大批宗室,移驾去了江都 。
至于长安(当时叫大兴)和洛阳这两座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杨广甩给了两个孙子镇守 。
这是一次杨广主动逃离政治核心圈地区的行为,是他在对自己还能否执掌天下的疑问中,做出的逃避行为 。
杨广去了江都的当年,瓦岗寨李密就大张旗鼓地开始攻击洛阳,第二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 。
可以说,杨广逃离洛阳,巡幸江东的举动,拉开了隋朝灭亡的序幕,此前 , 只是农民在造反,此后,贵族也开始造反了 。
杨广也是一个比较高明的政治家,他在做出要巡幸江都的决定时,就应该估计到了自己离开行政中心地区的严重后果 。
可他为何还要做出这样的决定?这已经是相当于弃国了 。
杨广不是一个能轻易屈服的人,他登上帝位后的十多年间,一直都是在质疑声中度过的 。
即使是三征高丽这样的遭遇到举国上下反对的军事行动 , 他都敢力排众议,屡败屡战,从不屈服,甚至还想要四征高丽 。

杨广南巡是什么时候?在途中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章插图
但杨广到底是逃之夭夭了,他跟历史上大部分亡国之君不一样,很多亡国之君是敌国军队兵临城下,无法抵抗之后,才或者投降 , 或者逃亡 , 属于被动放弃 , 杨广却是主动放弃 。
而促使杨广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是,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时 , 他最后试图彰显权威的一次北巡的失败 。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杨广第三次征讨高丽的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此时的隋朝上下军民,对杨广的不满,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随时可能爆发 。
杨广意识到这一点,他必须想办法挽救 , 三征高丽的失败,让他的威望大损,因此,他必须重新找回威望,也要找回让自己重新振作的信心 。
于是,他想到了北巡 , 他准备向塞外各族展示大隋及皇帝的威严,以塞外各族对自己的臣服来向隋朝军民表示,皇帝的威严还在 。
这种事情杨广并不是第一次做,早在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杨广就搞过一次规模盛大的北巡 。
当时的杨广意气风发,塞外各族中势力最大的突厥,其首领启民可汗都小心翼翼地主动来到杨广驾前侍奉,主动给杨广上贡,其余各族莫不如是 。
【杨广南巡是什么时候?在途中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隋书·突厥传》中的记载中,启民可汗在大业三年的杨广北巡时,还上过一道乞求臣服的奏疏,其中尽显卑微之态:
……臣今非是旧日边地突厥可汗,臣即是至尊臣民,至尊怜臣时,乞依大国服饰法用 , 一同华夏 。臣今率部落 , 敢以上闻,伏愿天慈,不违所请 。
如上述记载,启民可汗为了表示对隋朝及杨广的尊敬,甚至都提出了要改换衣冠,这是彻底的臣服 , 也是杨广执政生涯的最高光时刻 。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的强盛王朝,其强盛的定义中就有一条,是否是万邦来朝和臣服,能做到这一条的王朝和在位的皇帝,都会青史留名 。
杨广登基之初,就做到了 , 他个人的威望,在大业三年时,也到达了顶峰 。
于是,大业十一年时的杨广,为了挽救自己的威望 , 挽救自己执掌的政权,在三征高丽失败后,又想起了北巡 。
但让杨广失望和恐惧的是,这次北巡失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