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 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 , 使唐朝达到全盛 。天宝末年 , 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 , 国力渐衰 。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太宗李世民是不是真的想废掉太子李承乾的详细介绍 , 一起来看看吧!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泄 , 被唐太宗贬为庶人并流放到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 。“李承乾谋反案”被认为是贞观时代的转折事件,唐朝后来的一系列变故都由此而来 。
![李承乾已经身居太子之位了,为何还要暗中准备谋反?](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1T51AQ5-0.png)
文章插图
李承乾已经身居太子之位却暗中准备谋反,主要原因是他认为父亲准备废黜太子而立魏王李泰为太子,自己的储君之位已经朝不保夕,所以要以谋反自救 。那么唐太宗李世民是不是真的想废掉太子李承乾?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共有三个嫡子: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 。李治年幼并且政治实力很弱,太子之争主要是在李承乾和李泰之间展开 。然而李泰究竟什么时候真正挑战李承乾却是说不太清楚的事 。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一直很稳固,唐太宗在贞观九年(635年)后更是经常让李承乾监国理政并参加朝廷决策圈的御前会议 。与之相比,李泰直到争太子失败都没能参加御前会议 。
大概在贞观十三年(639年),李承乾因足疾而一条腿残废 。这让李承乾的心态出了大问题 , 此后的行事也越来越出格 。而东宫辅臣被唐太宗宠坏了 , 对李承乾只是一味地训斥和告发,几乎没有正确劝导 。
![李承乾已经身居太子之位了,为何还要暗中准备谋反?](http://img.ningxialong.com/230603/1T51A919-1.png)
文章插图
李承乾此后的行为越来越过分,甚至宣称自己登基后就投降突厥 。李承乾的行为让唐太宗很是郁闷,便通过宠爱李泰来发泄自己的郁闷并想借此警告李承乾 。结果就是不少大臣以为唐太宗想要更换太子了 。
然而唐太宗虽然对李泰“宠异如此”,但却始终没有提高李泰的政治地位 。李泰曾要求与亲王地位相等的宰相见到他后要下车行礼 , 想以此提高自己的地位 。结果魏征一劝谏,唐太宗就把李泰的要求驳回了 。
实际上李泰每次试图在亲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时,唐太宗都会立刻阻止 。贞观十六年(642年) , 唐太宗正式恢复了大哥李建成的太子名分 , 以损害自己皇位合法性的代价向全天下表明自己不会更换太子 。
【李承乾已经身居太子之位了,为何还要暗中准备谋反?】综合来讲 , 唐太宗虽然对李承乾不满并宠爱李泰,但并没有换太子的想法 。但可惜的是,抗压性较差的李承乾没有发现这点,反而暗中准备谋反自保 , 最终就连唐太宗也保不住他了 。
- 唐太宗时期,李承乾与李泰的太子之争如何公开化?
-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太子李承乾的人生走向悲剧?
- 为什么说李显一生的悲剧,从他当上皇帝时就已经注定?
- 李世民年纪轻轻就已经取得诸多战功?与他的早年经历有关
- 太子李承乾造反时,侯君集为何要帮助他?
- 李承乾谋反为什么会失败?详解其失败原因
- 吕雉已经失宠,为何能在刘邦死后迅速掌控朝政?
- 李世民为何会废了李承乾,而选李治当太子呢?
- 奔跑吧兄弟|《跑男》终于找回了初心,可惜观众已经不再买账
- 美妆店铺名字 美妆店铺名字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