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与武则天之间有什么故事?宋之问的一生是怎样的?( 四 )



宋之问与武则天之间有什么故事?宋之问的一生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再次被放逐之后,这一次,宋之问似乎终于有些做官的心得了 。从他的诗篇当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个阶段的宋之问,似乎终于有所领悟 。但是就在宋之问刚刚有所领悟之后,京城那边再次发生了政变,太平公主和自己的侄子李隆基 , 联手诛杀了韦氏,拥立李旦做了皇帝 。这下子,宋之问的日子更难过了 。
因为有着之前依附二张兄弟和武三思的前科,李旦登基后,宋之问直接被远远流放到了广西 。又过了两年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即位 。李隆基更看不惯宋之问这种人,即位之后干脆直接下令,把宋之问赐死了 。
就这样,一代诗坛大家 , 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
回顾宋之问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宋之问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寒门酸儒 。虽然通过科举考试,骤然得势,身居高位 。但他这样的人,考试或许是一把好手 , 却根本不懂怎么做官 。所以 , 这种人往往就会把官场表面上的那些东西,当成是真理,认为只要趋炎附势,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
这种人 , 就是只懂文学,却不懂政治 。然后做官之后,还不肯满足,乱站队乱拍马屁 , 最后很容易就会把自己给拍没了 。
如果宋之问安心做一个文坛大家,或许可以在文学领域,取得难以想象的成绩,被后世千百年传颂 。但可惜,步入仕途之后 , 宋之问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趋炎附势上面 。这就使得他既没能取得任何政治成就,在文学领域的成绩,也打了折扣 。

宋之问与武则天之间有什么故事?宋之问的一生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当然 , 在唐诗领域,宋之问还是有很大的贡献 。虽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宋之问一直将唐诗当成一个工具,作为他谄媚上层的法宝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宋之问所写的那些诗,还是对唐诗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尤其是在五言律诗的完善方面 , 宋之问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后世的律诗,之所以会那么繁荣,宋之问可以称得上是奠基人之一了 。
另外 , 宋之问的那句最有名的诗,背后也有一段故事 。据说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原本是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所做 。宋之问得知后 , 对这两句诗十分欣赏,于是便请求自己的外甥,把这两句诗让给自己 , 但是刘希夷又不肯 。最后,恼羞成怒的宋之问,为了得到这两句诗,竟是直接让家奴用土袋,把自己的外甥活活压死了 。
杀了刘希夷之后,宋之问光明正大地夺取了这首诗,只是改了个别字眼之后,便对外宣称,这首诗是自己所做 。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 宋之问的所作所为,后来自然是暴露了 。所以在全唐诗当中,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刘希夷和宋之问两人名下,各有一首诗,这两首诗除了个别字眼不同之外 , 几乎完全一致 。
为了一句诗 , 就能谋杀自己的亲外甥 。由此可见,宋之问这个沽名钓誉之辈,到底为名声疯狂到了何种地步 。
从宋之问的人生当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启发:所谓的虚名 , 其实真的没那么值钱 。虽说古往今来,大多数人拼搏一生,也无非是为了功名利禄四字 。但是为了这玩意儿太过狂热,似乎也不太值得,而且还容易把自己给搭进去 。
【宋之问与武则天之间有什么故事?宋之问的一生是怎样的?】做文人,就好好做文人,好好写诗 。做官 , 就好好做官,别天天想着趋炎附势,靠拍马屁走捷径 。不管是哪一条路,踏踏实实前进 , 都是最好的选择 。任何所谓的捷径,从长远来看,其实都是一条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