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6月3日是端午节 , 一场体验端午龙舟文化 , 以“生态海珠共端午 , 湿地十年赏龙舟”为主题的龙舟景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上演 。 南方日报采访人员 符超军 通讯员 谢惠强 叶桀瀛 摄
南方日报讯 (采访人员/杨逸 黄堃媛 关雨晴 徐子茗 实习生/何蕊诗 通讯员/彭爽)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一直都是非遗展示展演的舞台 。 3日 , 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 ,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节庆‘叹’非遗端午系列活动:非遗欢乐记”走进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 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端午节民俗文化展示 , 彰显“人文湾区”同舟共济、拼搏向上的精神 。
广东各大博物馆也趁着端午节 , 将文物与传统节日元素结合 , 推出一系列具有端午特色的文创产品 。 广东艺术剧院首个开放日暨文创中心开业活动也在端午节当日举行 , 数百名市民走进剧院 , 感受艺术的多元和趣味 。
景区展非遗??
把水中龙舟搬到陆地
当日 , 在海珠湖非遗驿站 , 活动特别邀请了广州、珠海、惠州等城市的部分非遗项目及传承人 , 以非遗项目展示、非遗文创衍生品展销、体验互动等多种形式展开 。
活动现场 , 广州榄雕与恩平裹粽两个非遗项目跨界合作 , 带来了创意十足的榄肉粽产品 。 来自东莞中堂的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与游客一同搭龙舟模型、绘五彩龙头 , 获得现场小朋友的热捧 。 珠海官酿梅子酒、汕尾陆河擂茶、江门罗氏柑普茶、肇庆德庆竹篙粉、三灶剪纸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项目也在现场一一亮相 。
活动现场还设置“真人龙舟棋”游戏体验区 , 把水中龙舟搬到了陆地 , 让游客在陆上“赛龙舟” , 感受“龙舟竞渡”的速度与激情 。
【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与游客同绘五彩龙头】博物馆“有礼”??
藏品原型端午礼盒走热
广东各大博物馆也纷纷在端午节推出应节活动 。 3日 , 广州海事博物馆推出“欢乐海博‘粽’动员”非遗波罗粽制作体验活动 , 邀请波罗粽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玉彩现场教学 。 广州博物馆推出釉上彩绘DIY、端午香囊包制作、挂画DIY等活动 。
不少博物馆在馆藏文物中做起了文章 。 广东省博物馆与广州花园酒店跨界合作 , 以经典藏品“19世纪广绣绒线双面绣龙纹骨扇”的纹样作为主元素进行设计 , 推出两款限量版端午礼盒 。
广东省博物馆还单独推出了“端阳应物”礼盒 , 自4月底首发上线以来广受关注 , 内含如意安康手绳、五彩编织绳、钟馗香囊挂件等 。 广州博物馆以馆藏国家二级文物“清代黑漆金开窗庭院人物图缝纫盒”为原型 , 与中国大酒店联名推出“粤色中国端午礼盒” 。 包装蜡纸上借鉴了广州博物馆馆藏“龙舟竞渡”通草画的元素 , 再现南国水乡的浪漫情调 。
剧院活动多??
亲子游戏释放表演天性
广东艺术剧院首个开放日恰逢端午节 , 主办方推出丰富活动 , 分为“艺堂课”“艺幕后”“艺场show”“艺起玩”等板块 , 艺术教育、舞台妆造、节目展演、文创手作应有尽有 。
排练厅里 , 少儿舞蹈、戏剧表演两大艺教课程开放体验 , 许多家长领着孩子参与其中 , 在戏剧游戏中释放表演天性;后台区域 , 观众在大大小小的化妆间里穿梭而行 , 聆听展区戏服背后代表剧目的故事 。 “艺场show”是此次开放日活动备受家庭观众期待的环节 , 广东艺术剧院少年剧团和广东艺术剧院少儿舞蹈艺术团依次登台亮相 , 展现新生代艺术风采 。
- 粉色|女人在职场奋斗的时候,不敢说自己有多爱父母和妻子
- 特斯拉|普通人去做生意,去创业基本上都会亏钱
- |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永远不要相信人性
- 书画艺术|“当代美术人物”时间会再次给真正的书画艺术带来繁荣
- |弘博网祝各位博物馆人端午安康!
- |节日之书|端午,去划船、戏水,去纪念诗人、烈士,要在可得无上清凉。
- 招聘|这要求真少见,上海高校招聘标准太离谱,只招长得好看的南方人
- 红楼梦|聊聊《红楼梦》里薛宝琴人物的复杂性
- 龙舟|中国好手艺:汉寿龙舟
- 孔乙己|孔乙己是个读书人,为什么会说窃书不能算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