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过去的很多年 , 清华北大的金融专业 , 都名列高考后收分最高的院系之中 。以下是两位毕业于清华北大金融专业的硕士生的讲述:
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 , 往往主动或被动赋予的人生图景是“年薪百万 , 人中精英” 。
如今 , 这样的神话还能延续吗?如果不能 , 他们如何看待自己曾经的选择和未来的人生?
“本科到研究生的努力 , 我只达到了最低目标” / B同学我本科在北大读经济学类专业 , 硕士在清华经管学院 。 我当时觉得 , 既然高考考了这么多分 , 报志愿就不要浪费 , 加上我爸爸是教经济学的老师 , 我从小对这个学科耳濡目染 , 所以最后就选了经济学专业 。
清北金融人本科毕业后典型的发展路径 , 是出国读硕士或者在国内保研 , 毕业后再找工作 , 我也不例外 。 保研到清华后 , 在工作这块 , 金融求职是有一条非常严丝合缝的“鄙视链”的 , 这同时也圈定了我们的求职范围 。
大家会觉得外资PE(外资私募股权投资)或者外资的对冲基金大于外资的投行 , 再约等于外资的咨询 , 再大于国内的“三中一华”(中国四家最大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联合证券) 。
对金融行业来说 , 不管你是想保研还是找到一份好工作 , 好的成绩和实习都很重要 。 好的金融实习 , 会要求候选人的绩点在年级前10%-20% , 保研夏令营要求在年级前15%-20% , 否则没有入营资格 。
《归去来》剧照
然后就是积累大量的实习 。 哪怕是清北的学生 , 也不会一开始就在顶尖的机构实习 , 而是要先从很小的实习做起 。 比如 , 如果最终的目标是去高盛做日常实习 , 那就要在大一先去小的投行和小的券商 , 再到中等的券商 , 再到“三中一华”的券商 , 最后才有机会去全世界最好的投行实习 , 像升级打怪一样 。
虽然我的简历里的实习经历 , 看上去只有短短一行 , 但它背后是很多段经历的积累 。
金融的实习都很累 , 而且大部分时候还没有工资 , 如果同时还要兼顾学业 , 压力就会很大 。 在我大三准备保研的时候 , 因为疫情我们全程线上上课 , 当时我在一家风投机构刚开始实习 。 与此同时 , 我很久之前面试的一家投行才出结果 , 通知我去实习 。
那时我就陷入两难境地——我没法立马辞掉现在的实习 , 因为这算是一种对自己信誉的损害 , 毕竟金融求职很靠人脉和资源 , 那家投行的实习机会也是我期待已久的 。
后来我决定同时做两段实习 , 并且兼顾上课和保研 。 那三个月我从早上九点工作到凌晨一点 , 才能把两份实习的大部分事情都做完 , 然后我要开始补白天的网课 , 凌晨三点才能睡觉 。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在这种努力下 , 去年我在“三中一华”中的一家得到了留用 , 这在别人看来 , 已经是相当好的工作 , 但这其实是我的最低目标 。 对于这个结果 , 我也不太满意 , 甚至不是很想去 , 但我知道 , 我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
摆在我面前的是这样一个情况 , 和五年前相比 , 公司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降级:我们现在能拉到的项目质量不高 , 新人缺少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收入水平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 , 却干着同样的活;和上级以及同事之间的氛围也没有那么好 。
一部分原因在于金融业存在周期 , 我们近两年毕业的学生刚好处在周期的低点;另一部分原因是大环境对金融的态度有了变化 , 要把它定义为成为辅助性的行业 , 所以会有政策上的调整 。
如果是在理想的时候进“三中一华” , 那在这工作三年以后 , 参与过的大项目在简历上都写不下 , 不但能提高个人能力 , 也不用担心日后跳槽 。 但是到了现在 , 我可以预想到 , 我三年之后的简历基本是空空如也 。
虽然公司现在还有大量别的业务 , 但投资人手里没有钱 , 所以我们经常在“白忙” 。 此外 , 我们还要做大量的流程性工作 , 比如给每一级领导汇报 , 都要写六七十页的文档和几十页的PPT阐述项目优点 。
尽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个项目最后成不了 , 但还是要去做 。 毕竟现在没有业务 , 领导也没事干 , 就只能让大家在其他地方卷起来 。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原本 , 我的终极理想是拿到外资PE的offer , 我知道我周围有同学拿到了 , 我也心服口服 。 他们的执行力和行动力都比我强很多 , 会提前四个月准备面试 , 不仅系统性地学习理论知识 , 还会找学长学姐做大量行为面试的模拟 。
细致到拍视频或者对着镜子去练习自己的表情和语言 , 甚至包括如何适时地讲笑话来调节氛围 。 但我拖延症比较严重 , 经常到面试的前两天才紧急突击 , 申请结果不如他们也是应该的 。
不过现在看来 , 当时理想的offer , 现在看上去倒是没那么理想了——长期处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内容和不太好融入的工作氛围之下 , 我到底开不开心呢?这是很不确定的 。
而且客观来说 , 近两年外资投行裁员很严重 , 我有些学长学姐已经被裁了 。 前两年行情不错的时候 , 他们都买了很好的房子 , 现在却背负着房贷的压力 , 又很难找到能接得住他们之前高薪的下家 , 转行也很困难 。
《未生》剧照
我周围也有同学去银行 , 他们分两类人 。 有一类同学很佛系 , 虽然他们本科也是清北 , 但是他们从大一开始就不实习 , 每天快乐地过大学生活 , 现在毕业进入银行的总行 , 觉得也挺体面 。
还有一类同学 , 从大一就开始卷 , 但在今年顶级外资投行的暑期实习 , 却没有拿到留用 , 秋招只拿到了银行offer , 他们就会非常“破防” 。
明明他们离所谓的金融求职天花板就差那么一步 , 而能“收留”他们的银行 , 甚至都不在金融求职“鄙视链”里 。 据我了解 , 他们好像没人打算接银行offer , 很多同学甚至打算想出国读二硕 , 毕业后再重新找工作 。
对我来说 , 如果能重新过大学生活 , 我不会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为求职做准备 , 而是会读书写文章 , 往学术方向发展 。 可惜当时的我 , 并没有意识到世界上还有周期这一说 , 只是被学长学姐年薪百万的工作深深震撼 , 盲目开始卷求职 。
《凪的新生活》剧照
当然现在也不晚 , 我目前打算先工作几年 , 以后看看有没有机会读博做学术 。 我发现读书写文章的时候 , 我收获的成就感比工作时更大 。
因为工作中 , 总会有很多与工作本身无关的事情要做 , 但是如果做学术 , 个人成就感大部分还是靠自己努力而来 。
【当“高考天花板”清北金融系学生,面对“就业降级”】我在国内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长大 , 亲眼看到我的爸妈和兄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取得了一定成就 , 就理所当然觉得我也可以 。
可是轮到我要踏进社会的时候 , 我发现好像不一样了 。 所以这两年 , 我觉得很迷茫 , 感觉我的命运在时代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 , 显得我个人的努力也会有些可笑 , 那些为保研和实习所做的努力和积累 , 并没有让我得到理想中的回报 。
以前 , 我从学长学姐那里得到的经验之谈是找好职业方向 , 多积累这个方向的实习 , 我也是按照这个轨迹来努力的 。 但如果要我现在给大一的学弟学妹分享经验 , 我反倒会建议他们多做不同方向的实习 , 给自己找好多元化的退路 , 这样即使行业不景气 , 也可以去其他行业 。
我认识的学弟学妹们 , 现在基本不会有任何休息的时间 , 实习一段接着一段 , 离职入职无缝衔接 , 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 他们对自己求职的预期也明显低了很多 。
我在读本科的时候 , 四大银行的求职 , 我们是不讨论的 , 所有人都觉得一定要去投行 。 但现在 , 很多学弟学妹来咨询去银行的事 , 他们问的问题也会更加贴合当下的近况 。
我可以预料到 , 今年秋招求职的难度会比去年还要严苛 。 清北的学历光环也会减弱 , 因为当所有人都来自清北的时候 , 差距也很难拉开了 。
《二十不惑》剧照
“毕业我想通的一点是 , 不要有执念” / G同学我就是选择银行的清北金融毕业生 。
我是从985学校的金融专业保研到清华的 , 选这个专业 , 也是为了不浪费分数 , 家人也觉得体面 。 我们本科学校 , 一个年级二三百人 , 有两三个保研到清北就不错了 。
我对实习规划不算很早 , 大三开始做一些线上实习 , 大四才正式开始线下实习 。 我一开始是在证券公司研究所实习 , 后来通过学长推荐 , 到一家加拿大保险公司做投资类的实习 。 读研期间 , 赶上风险投资的浪潮 , 我也到一些比较顶级的风投机构和互联网公司的战略投资部门实习过 。
有段时间 , 我每天都要参加六七个电话会 , 每个会一两个小时 。 会议结束半小时内 , 我要产出会议纪要 , 通常是几千上万字 , 要求逻辑顺畅 。 平时交给领导的文档和PPT , 页数也很多 , 要求外观精美 。
有一次 , 晚上七点了 , 我的上司让我根据组里之前积累的材料 , 搭建一个新兴行业公司的财务模型并做业绩预测 , 还要编写上会的投资决策报告 , 当晚就要给他 。
我之前完全不了解这个行业 , 做到凌晨四五点才交给他 , 类似这种的通宵后来还有好几次 。 我当时就感觉 , 没有足够的魄力和抗压能力 , 是做不了这份工作的 。
《加油吧实习生》剧照
最后 , 我成功拿到了这家国内头部风投机构的留用 , 但我犹豫了 。 这里薪水很高 , 但实习期间 , 我的精神状态很一般 , 一直在长胖 , 我不想牺牲健康 。
读本科的时候 , 我对未来的规划很不清晰 , 到了硕士阶段 , 才认真全面地考虑工作问题 。 实习的时候 , 我已经感觉到自己不够高效 , 精力也不算充沛 , 不像其他同事 , 工作那么繁重 , 还能发精致光鲜的朋友圈 。
当时我有一些在外资机构的朋友被裁员 , 还有很多机构的绩效很差甚至亏损 。 我有朋友今年拿到了一家市场化机构的offer , 年薪七八十万 , 但他也会顾虑裁员 。
我以前和一位在头部咨询公司做商业尽调的学长聊过裁员问题 。 他告诉我 , 裁员不太会裁初级员工 , 而是那些干了四五年的人 , 因为新人成本低 。 我突然意识到 , 我们是被计算在成本里的 , 真是个冷酷无情的事实 。
在实习中 , 我已经明白 , 看起来光鲜的初级金融人 , 所产生的价值在于服务和程序化的工作 , 它需要足够完美和专业 , 至少看起来如此 。 而这是可以系统训练出来的 , 我们并不真的有竞争力和议价权 。 当熟练工供给足够多 , 他的成本是可以被压低的 , 也是可以被替代的 。
《我 , 到点下班》剧照
我开始考虑plan B , 就是去银行总行工作 , 起码这里不会裁员 , 培训体系完善 , 也能持续获得一份还算体面的工资(插一句 , 不过未来的事谁又知道呢?) 。
虽然说是plan B , 竞争依然相当激烈 。 我在去年10到12月连续参加了四大银行的面试 , 很幸运地都拿到了offer 。
同班同学也有蛮多去了银行 , 能进入银行面试环节的同学都是很优秀的 , 学历背景挑不出什么毛病 。 往年去银行的学长学姐比较少 , 大概能占到毕业人数的10-15% , 但近两年这个占比就提高到20-30%了 。
中行的面试让我印象深刻 。 当时参加中行总行面试的人很多 , 每个群面小组有20人左右 , 每天都会分批滚动进行好几轮群面 , 持续十多天 , 我估计得有1000多人参加面试 。
面试分3个环节 , 包括英语水平、对金融市场的了解以及群面 , 全程大约3小时 。 我的竞争对手硕士都毕业于国内外顶尖高校 , 而且准备充分 。 银行不会全招清北的毕业生 , 不过一定会招进同等学历背景下能力最强的那个 。
其实在当前的情况下 , 无论从性价比 , 还是求职难度 , 银行的工作都不算辜负学历的去向 。 何况我学历也不算顶尖 , 如果我本科是清北的 , 那我可能会再想一想吧 。
进入清华读研后 , 我发现这里的卷法和我本科学校不一样 。 清华的学生很会利用时间 , 遇到事情也会提早做准备 。 我的本科同学倒是爱学习 , 但是清北的同学既有高出常人的天分 , 又有得当的策略和踏踏实实的努力 , 这就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 , 不过好在同学之间整体氛围都比较和谐 , 大家都是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
《烟火人家》剧照
目前 , 我周围的同学都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 。 很多在做暑期实习的同学 , 要干到凌晨三四点 , 只为在卷王中脱颖而出 , 求得一个留用 。
但留用名额总是有限的 , 被刷掉后 , 他们面临的局面是秋招准备不足 , 战况也就不会太好 , 拿到的offer包括央企的二级子公司、国企的PE以及实业公司的管培生等 。 这样的offer , 他们既舍不得放弃 , 又打心眼不满意 。
对我来说 , 毕业之际 , 在不再繁荣的市场里 , 我想通的一点就是 , 不要有执念 。
毕竟四大行总行里 , 比较好的部门也需要一定的高学历人才能运转下去吧 。 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专业 , 我会选择学医 , 做医生救死扶伤是有大爱的事 , 能让人更有成就感 。
虽然做了医生 , 可能达不到工作和生活平衡的状态 , 但起码是我更热爱的事 , 我可能会愿意为这份职业更拼一些 。 但对现在的我来说 , 更优先的还是让自己安稳下来 。
- 话费慢充72小时后还在充值中
- 5种花不能送人,家有请自留,小心“福气好运”送光!
- 为什么要鼓掌
- 春晚|24年登春晚,39岁销声匿迹,被称为“春晚国脸”的宋祖英如今
- 1956年和1957年的“5分硬币”,还有收藏价值吗?
- 这才是“职场”女性的有效打扮,简洁、大方又气质,还十分洋气
- “跟着太阳钓,鱼往护里跳”,鱼的活动习性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化
- “不能再挑了!”广东一00后求职保安,因为已经6月份了
- 历代的“陈设玉器”(1)玉山子【一】
- 正在用的20元纸币报价38000元,就是这个“号码”,你家里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