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入变化自然之境:他负盛名60年而不衰,小楷尤为精到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重磅 | 入变化自然之境:他负盛名60年而不衰 , 小楷尤为精到
梁同书小楷《维摩诘所说法供养品》 。
梁同书(1723-1815) , 钱塘(令浙江杭州)人 。 清代书法家 。 字元颖 , 号山舟 , 晚号不翁、石翁 , 九十以后号新吾长翁 , 与安徽亳州(今亳州市谯城区)梁巘、会稽(浙江绍兴)梁国治并称“三梁” 。 大学士梁诗正之子 。 天生颖异过人 , 端厚稳重 。 梁同书继承家学 , 12岁即能作擘窠大字 , 有人求梁诗正书法 , 有时就是梁同书代笔 。
梁同书擅长行楷 , 最初学习颜柳笔法 , 中年则用米芾之法 , 晚年入变化自然之境 , 负盛名60年而不衰 。
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 , 其书大字结体紧严 , 小楷秀逸 , 尤为精到 。 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 。 年九十余 , 尚为人书碑文墓志 , 终日无倦容 , 并无苍老之气 。 卒之前数日 , 自书讣 , 苍劲如昔 。 传世书迹甚富 , 小楷书作尤多 。 著有《频罗庵遗集》、《频罗庵论书》等 。
他喜用长锋软毫 , 蘸墨饱满 , 运笔快速 , 并认为锋长则灵 , 软毫则遒 , 墨饱则腴 , 笔快则意出 。 梁同书书风娴熟 , 字体俊迈洒脱 , 不假修饰而自有一种娟秀之态 。 他所书碑版遍及寰宇 , 求书者接踵而至 。 日本国王曾派人求书 , 朝鲜、琉球等地亦以其书为贵 。
《苏老泉文卷》 , 书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 , 时年72岁 。 纸本墨迹 。 纵33.4厘米 , 横571厘米 。 故宫博物院藏 。
此件行书作品 , 其书不拘苏、米形迹 , 而得其神韵 , 貌丰骨劲 , 味厚神藏 。 其章法平稳 , 行距疏朗 , 用笔平和自然 , 都是承继赵孟頫、董其昌遗风的结果 。 此卷中字字提按顿挫交待清晰 , 技法精湛娴熟 , 看似寻常 , 无新奇惊人之处 , 然欲达此境并非易事 。
今人只是刻舟求剑 , 将古人的书一一摹画 , 如小儿写仿本 , 就便形似 , 岂复有我 。 梁书以行草见长 , 结字端严稳妥 , 用笔娴静流畅、平和自然、从容洒脱 , 那种温文而雅的书卷气息常常扑面而来 。
梁同书生前淡泊名利 , 性情耿介不合于流俗 。 其曾做《家居赋答友二首》诗以明志:
其一
卅年蒲柳早衰芜 , 壮不如人况老乎 。
苦笋硬差良有愿 , 葫芦依相已维摹 。
休言报国文章在 , 只合投闲草木俱 。
物不答失天地大 , 始终渐负是顽躯 。
其二
北望君门首重回 , 一门三世荷栽培 。
臣心不似菤葹草 , 天意须怜臃肿材 。
絮已沾泥飞不起 , 豆和灰冷爆难开 。
他生愿作衔环雀 , 再上觚棱高处来 。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评价梁同书云:“如旧家子弟 , 不过循规蹈矩 , 饱暖终身而已 。 ”
梁同书笃信佛教 , 经常用小楷书抄写佛经 。 佛教中称木瓜为“频罗” 。 因他家院子里有一株 , 所以号“频罗庵主” 。 又因嘉庆十六年(1811)冬天 , 他病重险亡 , 痊愈后于是自号“新吾长翁” 。
梁同书小楷《维摩诘所说法供养品》超清欣赏
|重磅|入变化自然之境:他负盛名60年而不衰,小楷尤为精到
本文图片

|重磅|入变化自然之境:他负盛名60年而不衰,小楷尤为精到
本文图片

|重磅|入变化自然之境:他负盛名60年而不衰,小楷尤为精到
本文图片

|重磅|入变化自然之境:他负盛名60年而不衰,小楷尤为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