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打捞“文明的碎片” ——汉字三题

汉字|打捞“文明的碎片” ——汉字三题
本文图片

董国政/文

文字被形象地称为“文明的碎片” 。 之所以有这样的比喻 , 一方面是由于文字的产生是晚近的事 , 文明的源头要久远得多;另一方面是由于文字的局限性很大 , 言不及义 , 词不达意 ,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最切近于人的本质的” 。 人按照他所学的母语的形式来接受世界 , 母语语言的形式决定了他思维、感情、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 , 决定了他的文化承诺 , 所以 , 语言文字这“文明的碎片”也就成了人类思想的活化石 。
“碎片”也罢 , “活化石”也罢 , 对于人类文明而言 , 语言之后的文字是至为珍贵、无可替代的东西 。 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 。 据传说 , 黄帝之史仓颉造字时 , “天雨粟 , 鬼夜哭” 。 说文字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功效 , 似也并不为过 。
人类迄今为止的文化财富集中表现为巨量的语言文字记录 。 在今天的民族国家里 , 语言文字乃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 , 语言文字作为国界划分标准的实例不胜枚举 。 而当今最时髦的“东西”――全球化 , 也成了语言文字的表演场和角斗场 。 换句话说 , 语言文字是全球化的一种载体――经济全球化必然裹挟着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 这种交融与冲突最先反映在语言文字层面 。
贾里德·戴蒙德认为 , 全球化是一个古已有之的现象 , 第一波全球化浪潮始于公元前 , 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中东地区和中国创造出来的转基因作物 , 此外还和墨西哥、安第斯地区和尼日利亚有一定的关系 。 古代的农民从这五个农业中心出发 , 带着他们的基因、食物、技术、文化、典籍和语言 , 走向世界 。 正是在第一轮全球化的影响下 , 今天几乎每一个识字的人都在使用两种文字系统中的一个:一种是来自于中东的字母文字(印欧语系包括英语 , 起源于中东地区) , 另一种是中国的字符文字 。 今天世界上超过90%的人所用的语言其实只属于几个语系 。
今天的全球化因信息化、数字化而对于语言文字提出了新的挑战 。 沃尔特·D·米尼奥罗指出 , “全球化的现阶段所发生的是(无意识的)语言与民族、语言与民族思绪、语言与民族文学之间‘自然’联系的解除” 。 其突出的表现可能就是互联网 。 互联网的出现 , 使语言文字的信息性、符号性特征越来越突出 , 甚至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 虚拟世界的诞生 , 使言说的主体失去了固定的位置 , 语言文字失去了原有的边界和中心 。 马克·波斯特说:“电子的介入使得语言的传播复杂化 , 并颠覆了总想把语言的作用限制为一种简单的表达媒介的语言主体” 。 米尼奥罗说 , “语言与人文界限之间的联系进入了一个瓦解阶段 , 其后果不是我们所能预知的” 。 汉字与当今世界其他语言文字一样 , 都受到它的猛烈冲击 。
从汉字的历史看 , 自汉字发明以降 , 汉字的每一次兴盛/大的演进都与技术进步有关: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相继发明使汉字的普及和传播得以大幅度提升 , 而今 , 互联网的出现使汉字身不由己地加入“语言文字的革命”的行列 , 并将在这场“革命”中接受新的挑战 。
前两次技术进步带给汉字的影响都是正面的 , 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 。 互联网将汉字置于一个新的坐标系 , 与其他文字(语境)一同经受炉火的锻造 , 甚至是“生存与毁灭”性的考验 。

汉字一自它诞生之日起就跟经济沾上了边:首先 , 它是一种可供经营的(精神)产品 。 不仅本土人可以用它 , 外邦人也可以用它――汉字曾经是“经济文字”——在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受到推崇并被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