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86年,著作75部,他让世人更了解中国民间美术

6月11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各地的非遗保护传承活动都在陆续开展 。 来自天津的王树村 , 在几十年时间里 , 曾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多达1600多件(套)民间美术作品 。
王树村从十几岁开始直到2009年去世 , 一生收藏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不计其数 , 而最多的还是中国木版年画 。 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一生会对来自民间的木版年画情有独钟?
一个木版年画的传奇故事 , 将从这座千年古镇杨柳青开始……
启蒙
|人生86年,著作75部,他让世人更了解中国民间美术
本文图片

天津城西20公里 , 千年古镇杨柳青 , 这是一个处处有民间情趣和年画情结的地方 。
1923年 , 一个叫王树村的男孩 , 就在这个运河边上的小镇出生了 。 每逢小镇集市 , 泥人、风筝、剪纸……这些民间小玩意儿 , 令幼小的王树村眼花缭乱 。 当然 , 最诱人的还是木版年画 。
王树村眼睛里最常看到的 , 是商铺林立的年画作坊 , 耳朵里最常听到的 , 是卖年画的吆喝声 , 还有年画里讲不完的故事 。
|人生86年,著作75部,他让世人更了解中国民间美术
本文图片

这些充满生活中最朴素的情感与智慧的民间艺术 , 给王树村童年以启蒙 。 家乡的年画 , 也让王树村的见识从小就不同常人 。
临街的这条河 , 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杨柳青的河段 , 镇上的人习惯称它为“御河” 。 关乎国家命脉的运河 , 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繁华 , 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成长提供了适宜的水土 。
|人生86年,著作75部,他让世人更了解中国民间美术
本文图片

京杭之间 , 运河上下 , 南方精致的纸张和水彩颜料 , 指日可达北方的杨柳青 。
奇迹还不止于此 , 据传 , 清代雍正年间 , 为了独树一帜 , 杨柳青镇上已出现以人名命名的木版年画作坊 。 到了清代中叶 , 以杨柳青镇为中心 , 连同周边36个村庄 , 逐渐发展成了“家家会点染 , 户户善丹青”的木版年画之乡 。
“痴子”
|人生86年,著作75部,他让世人更了解中国民间美术
本文图片

据统计 , 王树村用一生收藏的民间美术藏品 , 约17000件 。 如今 , 他的小屋曾经堆满的藏品已所剩无几 。
王树村夫人 林凌风:
(他)都捐了 , 捐了好多地方 , 在那里有机会给别人看 , 在家里关起来的东西有什么用?这几十平方 , (当时)满满的 , 脏得不得了 , 还不让打扫 。 (收集)剪纸、风筝、拜神的那些纸啊 , 他都到死人的尸体里头去捡东西 。 做死人衣服的 , 他也交他们的朋友 。 他不迷信的 , 他为了收藏年画 , 怎么都可以 , 他一生就是为这个 。
【|人生86年,著作75部,他让世人更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王树村对民间美术有着自己的执念 , 背后的原因 , 还要从这张照片说起 。
|人生86年,著作75部,他让世人更了解中国民间美术
本文图片

照片上一身中国童子军装束的 , 是一个无畏的英俊少年 。 这一年 , 13岁的王树村 , 在天津市立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美术技法 。 也是这一年 , 日本侵略者用炮火粉碎了王树村幼小的美术之梦 。
眼看着许多积存多年的年画老版被日本人刀砍斧劈当木柴烧 , 镇上的年画作坊一个个相继倒闭 。 从那时起 , 少年的王树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中国民间美术 。
|人生86年,著作75部,他让世人更了解中国民间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