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国学成语番外篇(3)孟母:史上第一位重视环境教育的母亲

【国学|国学成语番外篇(3)孟母:史上第一位重视环境教育的母亲】宋王应麟《三字经》有云:昔孟母 , 择邻处;子不学 , 断机杼 。 说的是孟母重视环境对小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 并用身边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孩子“逃学”危害的故事 。
现代人已经普遍认识到 , 环境优劣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 , 按照古人的话说就是“蓬生麻中 , 不扶自直 。 白沙在涅 , 与之俱黑” 。
所以才有多少家长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 , 不惜通宵达旦排队“摇号” , 或者一掷千万金买学区房、出国留学等 ,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
闲言少叙 , 回归正题 。
据说 , 亚圣孟子小时候非常调皮 。 起先 , 他的家在墓地旁边 。 有一天 , 孟母惊讶地发现孟轲和邻居的小孩经常学着大人的样子 , 玩丧事祭奠、号哭的游戏 。
孟母很忧心 , 带着儿子搬到集市边上去住 , 不料 , 很快孟轲又开始模仿商人做生意 。
这里要说明一点 , 古代社会有一种偏见 , 说商人贱买贵卖 , 逐毫末之利……再加上当时生产力低下 , 无粮不稳 , 所以统治者大多人为压低商人地位 , 而鼓励农业生产 , 比如汉高祖刘邦就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衣服、不能乘车 , 而且税负很重……凡此种种 , 都与现代人理念大相径庭 。 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总在不断发展演进 , 前后迥异 , 实属正常 , 倒也不必大惊小怪 。
话说孟母再次迁居 , 把家安到了学校旁 。 话说这“学区房”真的有用 , 从那时起 , 孟轲开始有样学样 , 模仿师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礼仪来(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 孟母很欣慰 , 从此定居下来 。
转眼 , 孟子到了上学的年纪 。 一天 , 孟子放学回家 , 孟母正在织布 , 随口问儿子说:“学得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也就那样吧 。 ”
孟母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 拿起刀剪断了正在织着的布匹 。 孟子害怕了 , 问母亲为什么这样?
孟母沉着脸说:“你荒废学业 , 就像我把这布剪了一样 。 有德行的人学以立名 , 问则广知 。 所以平时能够平安无事 , 做事时也能远离灾祸 。 你现在荒废学业 , 就不得不干些粗老笨重的活 , 而且不能远离灾祸 。 就像这才织了一半布 , 怎么能做衣服 , 让家人不受冻挨饿?女人没有赖以生存的技艺 , 男人没有安身立命的本领 , 不是去偷和抢 , 就只能被别人俘虏和奴役 。 ”
孟子理解了母亲的苦心 , 从此开始没日没夜地学习 , 并拜子思为师 , 苦学六艺等知识 , 最终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家 。
国学|国学成语番外篇(3)孟母:史上第一位重视环境教育的母亲
本文图片

类似的故事 , 东汉范晔也有记载说 , 乐羊子曾经远寻师学 , 一年后回家 , 说有点想家了 。 妻子于是拿起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些布生自蚕茧 , 在机杼织成 。 一条丝一条丝地积累起来 , 才达到一寸 , 一寸丝一寸丝地积累起来 , 才成为丈匹 。 现在如果割断这些布 , 就会前功尽弃 。 丈夫你积累学问 , 应当每天学到以前不懂的东西 , 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 。 如果半途而废 , 这和斩断正在纺织的布匹有什么区别?乐羊子感念妻子的教诲 , 立刻出门重新完成了学业 , 并且七年没有回家 。
另外一提的是 , 在处理家庭关系方面 , 孟母也很值得后人学习 。
孟子年长娶妻 , 有一天 , 从外面回家 , 看到妻子在卧室里赤着身子 , 于是很不满 , 扭头离去 。
妻子找到婆婆说要回娘家 , 她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 , 洞房内可以不遵守 。 现在我在自家内室里没穿衣服 , 丈夫勃然不悦 , 扭头离开 , 这是把我当外人了 , 我请求离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