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嵩的《货郎图》十八描钉头鼠尾描
宋代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国画十八描钉头鼠尾描
【钉头鼠尾描】
落笔处如铁钉之头,线条呈钉头状,行笔收笔,一气拖长,如鼠之尾,所谓头秃尾尖,头重尾轻 。如宋代李嵩的《货郎图》和《市担婴戏图》中的衣纹线条,采用中锋劲利的笔法,线形前肥后锐,形同钉头鼠尾 。宋代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用笔凝重,刚劲简放,衣纹转折流动自如,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表现力和装饰性,所画天王、力士、仙女皆显现出人情世态 。清代画家任伯年也非常喜欢用这种描法来表现其用笔的豪爽奔放,体现了写意的风格特征,如他的《人物图》也充分体现了钉头鼠尾描的特点 。
清代闵贞的《八子观灯图》国画十八描混描
【混描】
以淡墨皴衣纹加以浓墨混成之,故名 。描绘对象的衣服时,往往先用淡墨劲笔勾画出衣服的纹路轮廓,再用较深的墨色结合线面来破染,形成墨色层次的变化 。实际上要表现的已经是色块和线条之间的处理关系,而非仅仅是单纯的线条用笔问题 。如清代闵贞的《八子观灯图》,其画法是先以淡墨勾勒成形,人物的衣纹线条层层交叠,较后用浓墨醒之,这种方法也是一般画家经常在起稿时使用的方法 。有时,先用淡墨勾线成形,继而用浓墨醒之,较后用赭石在原来墨线或周围进行醒笔,这样既加强了线的随意性,也增添了线的浑厚感及线的形式美感 。
马远的《孔丘像》国画十八描橛头钉描
【橛头钉描】
其运笔刚劲有致,质朴简率,秃苍老硬,强调骨力的表现,犹如钉在地上的细木桩,和钉头鼠尾描有相近之处而显短粗 。这种线描技法,在宋代已很流行,当时的马远、晁补之等人都善用此法,并一度成为当时画家表现文人隐士所惯用的技法程式 。如马远的《孔丘像》,采用秃而枯渴的笔法,以浓重、壮实的笔墨表现较硬的麻质布料,在每根线条的中部都呈现出一种强有力的转折,收笔时则略为收缩 。
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国画十八描曹衣描
【曹衣描】
相传曹衣描是北朝著名画家曹仲达受到当时传入的印度美术风格的影响而创造出的 。其线条以直挺的用笔为主,质感沉着圆浑,线条细密工致,紧贴身躯,宛如刚从水中湿淋淋地走上来一样,所以又被称为“ 曹衣出水 ”。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就有 “ 曹衣出水描 ” 的记载: “ 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与吴道子风格的 “ 吴带当风 ” 相映辉,丰富了中国画的线描技法 。如明代吴彬的《临李公麟五百罗汉图》,罗汉衣纹线条密集,紧贴身躯 。正如《点石斋丛画》中所说:“ 用尖笔,其体重叠,衣褶紧穿,如蚯蚓描 。” 这种线条,在明代丁云鹏、陈洪绶等人的作品也有体现 。
宋代李唐的《采薇图》折芦描
【折芦描】
这种描法所画衣纹线条起迄部分较为尖细,行笔至中间转折时由于压力增强,而形如折断的芦叶,故名 。画折芦描时行笔速度不宜过快,过快易流于粗率;也不宜过慢,过慢则易笔势涩滞 。在勾描的同时辅以淡墨进行渲染,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衣纹的立体感;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由于用笔激烈转折而带来的紧张生硬之感 。如宋代李唐的《采薇图》 。
明代朱瞻基的《武侯高卧图》柳叶描
【柳叶描】
这种描法所画线条状如柳叶,而略短于兰叶描,轻盈灵动,婀娜多姿 。《点石斋丛画》云:「笔下忌钉头怒降,心手相应而如柳叶 。」这种描法适宜于用来表现质地轻而软的衣服 。如明代朱瞻基的《武侯高卧图》,人物的衣纹多用柳叶描,偶尔也用兰叶描画些较长的线,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清新、灵动、轻盈的美感 。
- 包含如何增大***的词条
- 如何绑鱼钩 绑好的鱼钩
- 如何减腹部 如何减腹部赘肉较有效
- ug如何安装 ug如何安装步骤
- 微信聊天记录如何备份 手机微信聊天记录如何备份
- 如何养好发财树 发财树怎么养殖
- 如何呼叫转移 如何设置呼叫转移
- 如何去脸上的斑 如何去脸上的斑呢
- ps如何 ps如何免费版本
- 如何提取文字 图片如何提取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