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技法 。其中,勾法是中国画较基础的技法之一,指以笔线勾取物象的外廓,也叫描法,在工笔画中称为线描 。
以线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花鸟画,都少不了以线勾勒物象 。古代画家把各种线描形式概括成十八种技法,称“十八描 ”,作为基本程式用于传授线描技法 。当然,十八描并不仅仅是人物画的基本画法,同样也是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
文章插图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国画十八描游丝描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国画十八描游丝描
【游丝描】
游丝描又叫高古游丝描,其线条纯用尖圆匀齐之中锋笔尖画出,有起有收,流畅自如,显得细密绵长,富有流动性,画人物如春蚕吐丝,后人也称之为“春蚕吐丝描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所运用的线条,连绵不断,悠缓自然,具有非常均和的节奏感,被认为是典型的游丝描 。后来,曹仲达、李公麟、赵孟頫等人画中的线条,也属这类线描形式 。这种平滑、圆润、流畅、舒展的描法,适合于表现文人学士、贵族妇女、仕女形象等 。
展开全文
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国画十八描铁线描
【铁线描】
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丝毫不见柔弱之迹,其起笔转折时稍微有回顿方折之意,如将铁丝环弯,圆匀中略显有刻画之痕迹 。在顾恺之、阎立本、李公麟、武宗元等人的作品中,都有“铁线描”的特征 。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中,服饰都用中锋细笔勾勒,顿起顿收,笔势转折刚正,如以锥镂石,唤起挺劲有力之感 。它体现了书法用笔中的遒劲骨力 。这种描法是古代画家表现硬质衣料的重要技法 。
张萱的《捣练图》国画十八描琴弦描
【琴弦描】
与高古游丝描属同一类型的描法,中锋悬腕用笔,画出的线条比高古游丝描更为粗劲而有韧性,宛若中国古代弹拨乐器的丝弦,五代周文矩擅用此法 。为了强调柔软的丝绸质地的衣纹和垂直飘摆时的姿态,在行笔过程中运用中锋缓慢画出,其线型平直、挺拔,其目的是为了较写实地表现出丝裙的衣褶 。如张萱的《捣练图》、周的《挥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中的衣纹裙带的线条,正是琴弦描的典范 。有时画家为了加强某些裙裾部分的重量感,在行笔过程中用笔颤动,结果线条状似莼菜,起到了强化线条粗细变化的作用 。
李公麟的《免胄图》中国十八描行云流水描
【行云流水描】
此描法宜中锋用笔,笔法如行云流水,活泼飞动,有起有倒 。此法以李公麟的描法较为典型 。元代汤垕《画鉴》中说:“(李伯时)惟临摹古画用绢素着色,笔法如行云流水,有起倒 。”如李公麟的《免胄图》,迎风招展的旗帜和土兵身上软质的罩衫,线条流畅,笔意清新,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 。又如他的《维摩演教图》,所画人物的衣纹线条如行云流水,加上画中墨色浓淡的变化,使画中人物表现出圣洁出尘的风采 。
宋代佚名画家的《送子天王图》国画十八描蚂蝗描
【蚂蝗描】
又称兰叶描,为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吴道子所创,线条粗细变化不可穷诘,以表现“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是吴道子在顾恺之等人“铁线描”的“密体”风格基础上实现的独特创造 。他把狂草的用笔变为人物画造型的新方法,在轻重提按中体现线条的变化,在疏密随意中显生动,有如飘曳的兰叶一般,表现人物的风姿飘逸,世称“吴带当风” 。如宋代佚名画家的《送子天王图》,继承吴风,衣纹用笔粗简,劲力流畅,顿挫宛转,兼具写意笔法,在疏密随意中显生动,表现了画中天神、天女、武将、力士内在的精神力量 。
- 包含如何增大***的词条
- 如何绑鱼钩 绑好的鱼钩
- 如何减腹部 如何减腹部赘肉较有效
- ug如何安装 ug如何安装步骤
- 微信聊天记录如何备份 手机微信聊天记录如何备份
- 如何养好发财树 发财树怎么养殖
- 如何呼叫转移 如何设置呼叫转移
- 如何去脸上的斑 如何去脸上的斑呢
- ps如何 ps如何免费版本
- 如何提取文字 图片如何提取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