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年,专家论道中国文保前世今生

2022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 。 6月11日-12日 , 适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峰论坛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在论坛上提出 , 希望把深圳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保护好其城市规划和标志性建筑 , 在将来申报世界遗产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年,专家论道中国文保前世今生
本文图片

6月11日-12日 ,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峰论坛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本文图片均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供图
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从论坛上了解到 , 本次论坛包含开幕式及特邀报告、地方保护管理经验分享、青年创新案例分享、专家研讨等多个环节 , 报告与研讨主题涵盖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学术研究、专业实践、保护管理、社会宣传等若干方面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说 ,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2012年公布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来 , 40年间来 , 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制度不断完善 , 理念不断提升 , 力量不断壮大 , 保护对象不断扩充 , 保护利用工作经验不断丰富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年,专家论道中国文保前世今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年,专家论道中国文保前世今生
本文图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 。
他介绍 , 截至目前 , 我国140座城市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799个镇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 681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 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单霁翔在进行主旨演讲时也提到 , 如今 , 我国已经从文物保护走向了文化遗产保护 , 不仅要保护文化景观 , 还要保护文化和自然共同生成的景观;不仅要保护静态的古遗址、古墓葬 , 还要保护动态的活态的人们生活中的街区;不仅要保护古代的 , 还要保护近代的 , 保护20世纪的 , 保护当代的遗产;不仅要保护点面 , 还要保护文化线路 , 文化廊道;不仅要保护宫殿建筑、历史性和纪念性建筑 , 还要保护普通人生活的传统民居、商业建筑、工业遗产;不仅要保护物质的 , 还要保护非物质的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年,专家论道中国文保前世今生
本文图片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 。
他呼吁 , 希望把深圳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保护好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规划格局 , 将来申报世界遗产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以《纪念名城制度四十年 弘扬传承体系百千载》为题进行演讲时指出 , 过去40年来 , 我国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延续了历史文脉、保护了文化基因、塑造了特色的城市风貌 。 但是 , 也存在保护工作管理系统性不强、保护对象整体性不足、保护利用传承不到位等问题 。
王凯表示 , 《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 体系的构建必须把握内涵和层次、识别价值和载体、明确方法和路径等内容 , 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落实:一是要转变原有思路 , 立足全国一盘棋 , 实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二是要坚守保护底线 , 坚持保护优先 , 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三是要创新活化利用 , 融入城乡建设 ,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四是要讲好中国故事 , 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