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山尊|北京人艺70岁,难忘这一碗“老汤”的味道

6月12日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迎来了70岁生日 。 镇院之宝《茶馆》于当晚首次实现8K技术录制、超高清实时直播 , 线上观众得以与现场观众同步收看 。 70周年纪念版“戏骨”云集 , 第二代《茶馆》经典阵容基本悉数登场 , 成为连日来社交平台上刷屏的讨论话题 。 今天 , 我们就来聊聊北京人艺 。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艺术院团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于1952年6月12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56号成立 。 建院之初 , “四巨头”曹禺、欧阳山尊、焦菊隐、赵起扬进行过一场著名的“四十二小时谈话” , 决定把北京人艺建成一座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高水准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形成独特风格和理论体系且享誉世界的文化剧院 。 70年来 , 剧院共上演360余部话剧作品 , 培养了一代代艺术家 , 形成“北京人艺演剧学派” , 也成为几代观众心中的“老朋友” 。 有观众感慨:北京人艺就像百年老字号熬出的一碗“老汤” , 不管什么时候想念了 , 只要走进剧场 , 它就一定还是那个味 。
欧阳山尊|北京人艺70岁,难忘这一碗“老汤”的味道
本文图片

(左起: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 。 图片来源:北京人艺官网)
“老汤”是什么味?如果问观众 , 大概率是——经典的味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雷雨》《茶馆》《日出》《蔡文姬》 , 历经几代演员、多次复排 , 不仅是剧院的“传家宝” , 也是很多观众迈入观剧生涯的“第一道门槛” 。 从语文教材中的必读课文 , 在亿万孩子心中播下戏剧的种子 , 再到此前我们聊过的连夜排队抢戏票 , 掀起观剧热潮 , 北京人艺的经典作品带领人们认识世界、思考人生 , 在人物情节中体会文学之精、艺术之美 , 成为无数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 。
“老汤”是什么味?如果问人艺的演职人员 , 可能会脱口而出——一棵大白菜的味道!“人艺就像一棵菜 , 无论导演、演员还是幕后 , 都像菜心、菜叶、菜帮一样围绕着艺术这个根 , 他们缺一不可 。 ”导演焦菊隐的话 , 形成人艺传承至今的“一棵菜精神” 。 它意味着“戏比天大” , 进了这扇门 , 只为了演戏一件事;意味着“接地气” , 表演不能飘着 , 戏要落在地上;意味着“重视细节” , 连拉大幕都要有戏剧情绪……编导演服化道精益求精 , 才能共同“做人民喜欢看的戏” 。 正是在传承关注现实、扎根生活的现实主义风格 , 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过程中 , 人艺传统历久弥新 , 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
老汤醇厚 , 余味悠长 , 加入新原料亦不改其味 。 对于北京人艺而言 , 创作氛围、艺术风格业已形成 , 一代代演员在“寻路人—赶路人—引路人”的角色转变中赓续传统 , 为观众奉献佳作 。 同时要看到 ,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 , 面对百花齐放的舞台生态 , 面对观众不断提高的欣赏需求 , 人艺更应在守正创新的路上不断迈进 。 老一辈的经典仍在重现 , 当代故事何时能成为新的经典?“京味儿”话剧对味 , 别的风味是否也能这样正宗?年轻人接棒经典角色是以“演得像上一代演员”为目标 , 还是用新表达打动新观众?关于创作表演的讨论从未停止 。 北京人艺何去何从 , 恐怕也是“庆生”后 , 需要长期思考的课题 。
其实 , 北京人艺近年来一直在努力为“老汤”添加新的“原料” 。 时下已经被视为经典的《哗变》《天下第一楼》 , 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汲取众长、创新探索的成果;“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的品牌建立 , 为促进多元化戏剧交流搭建了平台;去年 ,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落成启用 , 复排《榆树下的欲望》 , 彰显了进一步走向国际、走向多元的探索脚步 。 作为观众 , 对好剧本、好演员、好表达的渴求是永恒的 。 将观众的更高期待转化为更多优秀剧作 , 以厚重积淀迈出轻盈脚步 , 北京人艺必将续写新的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