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北大传统文化传播研究报告:直播打赏成知识付费新形态

【|产业|北大传统文化传播研究报告:直播打赏成知识付费新形态】6月14日 ,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联合抖音发布《知识付费新形态——直播打赏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 《报告》指出 , 传统文化在直播平台拓展“新舞台”、找到“新观众” , 大众通过打赏进行文化消费 , 帮助相关从业者获得“新收入” , 有助于网络社会形成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的“新场域” 。
|产业|北大传统文化传播研究报告:直播打赏成知识付费新形态
本文图片

《报告》分析 , 直播打赏助力传统文化传播的本质 , 即用户购买优质内容服务 , 进行知识付费 。 在传统文化直播间 , 观众“先阅览后付费” , 用数额自定的打赏表达对内容的认可 , 拓展了知识付费“先付后用”的固有形态;从业者用打赏收入精进技艺 , 使传统文化内容的生产、创作进入良性循环 , 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播自发生长 。
“边看边赏、观后再赏、赏由心定”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认为 , 是否打赏体现了大众审美趣味 , 打赏频次反映了内容质量良莠 , 用户正在主动帮助优质创作者获得相匹配的收入 。
《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 , 该年度 , 抖音平台传统手工艺主播的直播观看时长同比增长超500% , 非遗文化、曲艺主播的直播观看时长同比增长超100%;传统文化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101% , 其中曲艺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232%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评价 , 民乐舞蹈、诗词戏曲、国画书法等传统艺术门类 , 在保有线下“硬场地”的同时 , 也借助直播开辟出线上“新舞台” ,人人都可以无门槛观看并参与互动 , 为有意深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网民 , 构造起立体多维的传统文化“新场域” 。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介绍 , 传统方式下 , 艺术表达由艺术家单向传递给观众 , 如今借助直播 , 艺术家能够“从单向走向互动” , 直接获取用户反馈 。 这也使年轻一代以更近的距离、更直观的视角触及古老艺术 , 成为传统文化的“新观众” 。
抖音民乐主播李佳佳在科研之余 , 常通过直播为134万网友吹奏竹笛 。 “打赏收入帮我缓解了读博的经济压力 , 有余力购买更好的设备 , 为观众带来更优视听体验;大家的留言和建议 , 也让我发现自身表演中的不足 , 持续磨砺台风和技艺 。 ”李佳佳说 。
《报告》提出 , 高质量内容获得更多打赏 , 正如传统剧院中“大戏”场场满座、一片叫好 , 使观众从纯粹的购票者、观演者 , 变为“评价者”“定价者” 。 观众自发为优质内容付费 , 用打赏、点赞、转发构建“新戏票” , 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育推广工作中来 。
2022年4月 , 抖音直播推出“DOU有好戏”计划 , 通过优化产品能力、加强流量扶持、打造线上节目、提供专业培训等方式 , 计划在一年内帮助10个院团、1000名专业戏曲演员打造线上第二剧场 。 《报告》认为 , 这是互联网平台助力传统文化传播的实际举措 , 后续应继续提升内容质量 , 解决创作层面的知识厚度、观众层面的审美疲劳等潜在问题 , 巩固传统文化传播的成果 。
“直播间的传统文化内容打赏 , 折射出大众文化消费正在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注入内生动力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徐粤春认为 , “雅俗共赏”成风尚 , 将有助于历史文化底蕴融入现代生活 , 从而助力互联网生态健康发展 。
(图片来自《报告》)
责编:贾亭沂